韩国艺人Jennie演出服争议:文化差异下的舞台着装与舆论博弈
发布时间:2025-10-02 11:06:40 浏览量:2
2023年4月,韩国女子组合BLACKPINK成员Jennie在科切拉音乐节的演出造型再度引发广泛争议。其身着的“死亡芭比粉”短款背心因侧面设计暴露,导致侧乳显现,同时腹部隐约可见的赘肉也成为网友讨论焦点,相关话题迅速登上中国社交平台热搜,形成支持与批评两大对立声音,背后折射出不同文化语境下对舞台着装尺度的认知差异,以及韩国娱乐工业的形象塑造逻辑。
从争议本身来看,此次造型引发的讨论呈现明显分化。批评方认为,Jennie的着装属于“擦边球”行为,目的是通过暴露造型博取流量与关注度,尤其在注重含蓄审美的亚洲文化语境中,此类设计突破了大众对舞台着装“得体性”的认知边界;支持方则提出两点核心依据:一是科切拉音乐节作为起源于欧美的大型户外演出活动,其文化氛围以开放、多元为特征,露肤度较高的造型在欧美观众眼中属于常规舞台表达,符合音乐节“个性化展示”的时尚传统
(据抖音百科对科切拉音乐节的定义,该活动以“不拘一格的服装组合”和“亚文化交流”为核心时尚标签);二是韩国女团着装风格已从早期“纯欲风”转向大胆性感路线,如Berry Good组合在包含转圈、下蹲等动作的表演中仍坚持超短裙搭配白色底裤,金泫雅在泰国泼水节演出中更有撩裙、脱上衣等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表现,Jennie的造型在韩国娱乐圈语境中并非个例,而是行业风格转型的缩影。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争议并非Jennie首次因着装引发讨论。梳理其过往造型可见,她的舞台形象呈现鲜明的“分众化”特征:在韩国本土及亚洲市场活动时,多以可爱、优雅风格为主,如2020年机场私服选择Sandro品牌针织毛衣搭配牛仔裤,尽显休闲温婉;而在欧美舞台或时尚拍摄中,则频繁尝试性感路线—
—2025年4月,她为《Homme Girls》杂志拍摄的画报中,以白色装饰品遮挡重点部位、裸露上半身;同年洛杉矶演唱会的透视装造型,以及此次科切拉音乐节的争议款背心,均是其欧美市场形象的延续。
这种差异化塑造,本质是韩国娱乐公司对不同区域粉丝审美偏好的精准判断,正如行业观察指出,“BLACKPINK的造型策略始终围绕市场定位展开,通过风格切换实现对多圈层受众的覆盖”,而这一策略也确实推动组合商业价值提升,截至2023年科切拉音乐节结束,BLACKPINK巡演收入已达1000亿韩元,位列韩国历代女团首位。
从更深层的文化视角分析,争议的核心是“身体自主权”与“社会审美规范”的博弈。学者Judith Butler提出的“性别操演理论”认为,身体展示若基于个人主动选择,可视为自我认同与艺术表达的载体,而非单纯的“物化凝视”。在此次事件中,Jennie的造型从设计、搭配到最终呈现,均由其团队(包括造型师、经纪公司)共同策划,且符合韩国女团“舞台服装服务于表演主题”的行业逻辑——如YG娱乐造型团队曾多次通过“改造服装”提升舞台效果,此前便将Moncler羽绒服改造成抹胸连衣裙、将婚纱品牌Bridal Kong的款式裁剪为短款上衣,此次为Jennie的背心搭配阴影修饰,也体现出专业设计考量,而非随意的“暴露”。
此外,舆论对“腹部赘肉”的讨论,也反映出大众对女性艺人身材的严苛审视。在以“瘦为美”的娱乐圈审美标准下,Jennie作为公众人物,其身体细节被无限放大,甚至忽略了舞台表演的核心价值在于艺术呈现而非“完美身材展示”。这种审视逻辑与此前对其他女艺人的身材批评如出一辙,暴露出娱乐行业对女性身体的过度关注,以及大众审美中存在的单一化倾向。
回顾整个事件,Jennie演出服争议并非简单的“着装对错”问题,而是跨文化交流中审美差异、娱乐工业商业化策略、女性身体话语权等多重议题的集中体现。随着韩国女团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类似的文化碰撞或将更加频繁。而对于公众而言,理性看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区分“主动创作”与“低俗博眼球”的本质差异,或许是减少此类争议、促进多元审美包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