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从奴隶到“舞会女王”:斯旺,被找回的百年酷儿英雄

发布时间:2025-10-03 12:16:45  浏览量:2

1887年的华盛顿,警察突然冲进一场秘密聚会,里面一群黑人男性穿着紧身胸衣、拖裙,还有缎面礼服,场面一下就乱了。

其中有个叫威廉・多尔西・斯旺的人,穿着奶油色缎裙直接冲上去拦警察,这一幕后来被报纸记了下来。

在那个年代,黑人穿女装已经够“出格”了,还敢跟警察叫板,斯旺这人确实不一般。

斯旺组织这些聚会,得先聊聊他这人的过往,他大概1858年生在马里兰州,小时候还是奴隶呢。

后来南北战争结束,他爸妈总算买了块地种地,他自己就去酒店、公共建筑里打工混口饭吃。

战后黑人总算自由了,日子能好过点吧?但后来发现,就算不被奴役,找工作、过日子还是处处受限制,想找个能自在做自己的地方特别难。

直到1880年左右他搬到华盛顿,在黑人群体和地下酷儿圈里才算找着了归属感,这才开始组织那些叫“drags”的聚会,听说这名字是从以前“grandrag”(化装舞会)变来的。

斯旺的这些聚会,可不是随便穿穿女装热闹热闹。

里面有竞舞环节,常用一种叫“cakewalk”的舞,这舞说起来还跟奴隶时期有关,当时奴隶们模仿奴隶主的舞步,其实是暗戳戳地反抗,后来慢慢变成有竞赛性质的舞蹈了。

赢的人还会被加冕成“舞会女王”,斯旺不仅组织这些活动,自己也以“queen”自称。

他把黑人解放庆典里“自由女王”的传统,和新兴的变装文化揉到一块儿了,这可不是简单跟风,是真的在为自己的身份找存在感。

不过在那个年代,这种事肯定不被主流社会接受。

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不少地方都开始立法规禁止异装,尤其是黑人男性搞这种性别表演,白人社会看得更不顺眼。

1888年的时候,警察又突袭了一次斯旺的聚会,还是抓了不少人。

换作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斯旺没停,还是接着组织,这份坚持挺让人佩服的。

斯旺这人事儿,后来被忘得一干二净,直到2005年才有个叫查宁・约瑟夫的历史学者,偶然翻到旧报纸报道才发现他。

约瑟夫之后又研究了好多年,在自己写的《HouseofSwann》这本书里,确认斯旺是美国第一个自称“dragqueen”的人,还说他是“第一位酷儿美国英雄”。

本来想觉得“drag”穿女装,没什么复杂的,但后来发现约瑟夫说得有道理,他说“drag”必须同时有性别表达和竞赛元素,缺一个都不算。

1895年的时候,麻烦还是找上了斯旺,他被指控“经营淫秽之所”,判了300天刑。

在牢里他没认命,还申请了赦免,有30个朋友给他联署帮忙,可惜最后被克利夫兰总统驳回了。

这事儿现在看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这可是美国酷儿群体第一次有记录的法律抗辩。

以前大家都是被动挨罚,斯旺敢主动站出来申请赦免,相当于跟当时的规矩叫板,这一步迈得挺关键的。

进入20世纪后,斯旺就慢慢淡出大家视线了,1900年回了家乡,1925年就去世了,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

不过他没白忙活,华盛顿的dragball没因为他走就停了,还慢慢扩散到其他城市。

他弟弟丹尼尔・斯旺也挺够意思,一直给当地社群提供变装用的服装,直到1954年去世,也算把斯旺的这份心意传下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斯旺总算没被彻底忘了。

现在华盛顿特区计划把SwannStreet改名纪念他,还打算在DupontCircle立个历史铭牌。

市议员布鲁克・平托说,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反对变装,这时候纪念斯旺特别重要。

现在有些地方还在限制drag表演,纪念斯旺不光是给过去一个交代,也是在告诉现在的人,每个人选择自己性别表达方式的权利,不该被随便剥夺。

历史学者詹・马尼恩说:“一个曾经的奴隶、黑人男性、自称变装皇后,这是极少见的历史形象。

”斯旺其实一直“显而易见”,只是我们以前没关注到他。

确实是这样,以前写历史总盯着那些大人物、大事件,像斯旺这样身处边缘的人,很容易被忽略。

但他的故事其实挺有意义的,他把奴隶解放后的黑人解放精神,和性别表达结合到一块儿,成了美国drag文化和酷儿运动的起点。

现在回头看斯旺的一生,从奴隶到组织秘密聚会,再到跟法律抗争,他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步都在为自己、为同群体争取空间。

要是没有他当年的这些尝试,美国的drag文化和酷儿运动,说不定还要走不少弯路。

他虽然没留下照片,但他的故事就像个标记,提醒着我们,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边缘人物,也可能是推动历史的重要力量,这样的人,值得被更多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