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32岁上海舞蹈女老师确诊艾滋病,流泪坦言:早有异常,当时没重视

发布时间:2025-10-15 13:35:32  浏览量:1

她是32岁,上海的一名舞蹈老师。平时活力十足,穿着干净利落,说话带着自信,学生们都叫她“飞姐姐”。可谁也没想到,原本只是以为的“免疫力不好”,最后竟然是在医院被确诊为HIV阳性。

她站在医生面前,哭了。不是那种崩溃大哭,而是眼泪忍不住地流,像是一直撑着的东西,终于松了手。她说,其实身体早就提醒过她了,只是她没当回事。

人总以为,艾滋病这种事离自己很远。但它其实并不挑人,不管是医生、老师,还是看起来很健康的人——只要有高风险行为,谁都有可能中招。

这位舞蹈老师其实早就有些“信号”。比如反复口腔溃疡、长期疲倦、淋巴结肿大、感冒老是不好。她以为是工作太累、没睡好,结果一拖就是半年。直到一次体检,血常规异常,被建议进一步检查,才被查出是HIV。

艾滋病毒不会一夜之间爆发,它是慢慢地、悄无声息地侵蚀免疫系统。早期几乎没什么明显症状,最多就是些“说不上来”的不舒服,容易被忽略。

根据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女性HIV感染者的比例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以往人们总觉得“艾滋病是高危人群的专属”,比如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但是现在,异性性传播已经成为中国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女性尤其容易在性传播中被感染,因为生理结构决定了她们的暴露面积更大,病毒更容易进入血液。而很多女性在亲密关系中缺乏主动权,不愿或不敢要求对方使用保护措施,也缺乏对性健康的基本认知。

这位舞蹈老师坦言,自己曾有过几段感情,感情好的时候没太注意避孕方式,甚至觉得“我们彼此信任就够了”。可事实是,信任并不等于安全。

她回忆起过去的一年,经常感冒,一次感冒能拖上两三周;有时候牙龈肿痛、咽喉发炎,吃了抗生素也不见好。她以为自己是“火气大”,还专门去看过中医调理。

但医学上来看,这些症状其实是免疫系统被病毒慢慢破坏的表现。HIV攻击的是人体的CD4淋巴细胞,它们是免疫系统的“指挥官”。当CD4数量减少,身体抵抗力也就跟着崩了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莫名其妙”地生病、伤口难愈、体重下降、皮肤问题频发,别只想着补补维生素或吃点中药,最好去查一下免疫功能。

目前HIV并不是“绝症”。现在的抗病毒治疗(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让病毒载量降到极低,甚至“检测不到”的水平。只要早发现、积极治疗,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的。

问题是,大多数人发现得太晚。像这位女老师,确诊时CD4已经降到不足200,属于艾滋病期了,很多机会性感染已经开始“找上门”。如果她能早半年、一年检测出来,治疗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很多人不是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对它的无知和忽视

她说,最难的不是接受自己得病,而是“怎么面对别人”。她怕学生知道了会躲着她,怕家人责怪她,更怕自己再也无法拥有一段感情。

这是很多HIV感染者的共同心理。疾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压垮人的,是社会的标签和眼光。特别是女性感染者,她们往往要承受更多的道德评判,好像得病就是“活该”。

可每一个感染者背后,都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不一定做错了什么,只是缺乏了那一次正确选择的机会。

现在很多人做体检,依旧不会主动加做HIV检测。总觉得自己“没有风险”,或是怕被别人误会。其实检测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

国家已经在医院、社区、甚至药店投放了很多免费或匿名检测渠道,操作也很简单,几滴血就能知道结果。

早做检测,早安心,也早保护身边人。尤其是有多个性伴侣、有不安全性行为史的人群,更应该定期检测。

她的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健康教育不能只是贴在医院墙上的海报。它应该走进学校、走进工作室、走进每一段关系中。

不仅是告诉大家“艾滋病怎么传播”,更要教会人们如何去保护自己、尊重别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更需要被教育去主动了解身体、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舞蹈老师的身份,本来就代表了青春、活力、美。可她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在看起来最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可能藏着最沉重的秘密

她不是特殊的那一个,她只是很多人中先确诊的那一个。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疫情报告,2023年数据汇总[J].北京:中疾控发布,2024.

[2]王莉莉,李莹.我国女性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6):789-793.

[3]张明,刘晓军.HIV抗病毒治疗的进展与挑战[J].中华感染与免疫杂志,2023,43(3):1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