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呼伦贝尔草原“纸片舞”引骂战:可降解纸就万事大吉了?

发布时间:2025-10-17 23:24:51  浏览量:1

最近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一段视频火了,但不是因为风景美,而是一群人的“纸片舞”引来了满屏争议。

视频里几个人站成一排,攥着大把纸片往天上撒,风吹得纸片漫天飞,地上已经落得七零八落,他们还边撒边欢呼“就让吹吧”。

发视频的人解释是“可降解糯米纸”,可网友不买账:“谁知道真降解假降解?草原经得起这么造吗?”

下面,谭天道地,为你解读!

首先得给大家科普下这个核心争议点——糯米纸到底算不算垃圾。

咱们平时吃点心裹的那种糯米纸,主要成分是糯米粉、淀粉和少量油脂,理论上确实能被微生物分解,不像塑料那样几百年不烂。

但“可降解”不等于“随便撒”,这里面有个关键前提:降解需要条件。

草原上看着空旷,但分解速度可比不了农田,降解需要时间的啊!

草原土壤层薄,微生物数量比耕地少得多,尤其是干燥多风的季节,糯米纸可能先被风吹得到处跑,挂在草叶上、积在石缝里,分解速度会慢很多。

更关键的是,撒得太分散,就算能降解,也会影响草的光合作用,小范围可能看不出来,但要是人人都学这招,成片的草被覆盖,麻烦就大了。

有网友说“小题大做,几张纸而已”,这话真就不懂草原的“玻璃心”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看着郁郁葱葱,其实生态系统特别脆弱。

它属于温带草原,年降水量不算多,土壤肥力全靠地表的枯草层维持。

可能有人没注意到视频里的细节:地上堆着袋装物,撒落的纸片已经被风吹得不成样。这些纸片不管是不是糯米做的,一旦被动物误食就有风险——草原上的田鼠、野兔,甚至牛羊,都可能把浅色的纸片当成食物。

而且要是撒的时候不小心带了其他垃圾,比如塑料袋、包装纸,那对草原来说就是“致命伤”,因为草原没有城市里的垃圾清运系统,全靠自然降解,根本扛不住人为破坏。

其实大家吵的不是“能不能拍视频”,而是“能不能别用破坏环境的方式拍”。

想在草原上留下美照,有的是好办法:穿浅色衣服和草原呼应,借风力拍头发飘动的画面,或者和羊群、蒙古包同框,哪一个不比撒纸片有格调?

更要明确一点:成年人的“好玩”,不能建立在对自然的不尊重上。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无数动植物的家园,还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牧场。

去年就有过游客开车碾压草原被处罚的案例,道理其实都一样——草原不是“私人摄影棚”,每一个去游玩的人,都该守着“只留脚印,不留垃圾”的规矩。

说到底,“可降解”从来不是破坏环境的借口,而是提醒我们更要控制行为的尺度。

希望下次再有人想在草原拍创意视频时,能多想想:这片草原的美,靠的是千万年的自然滋养,不是靠漫天飞舞的纸片堆出来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天道地,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