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舞蓝天 津彩直博丨第七届直博会观察:低空经济正从单点突破转向多元应用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9 22:35:47 浏览量:2
津滨海讯(记者 单毅)10月19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航空工业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落幕。本届直博会上,低空经济成为最突出的亮点,首次设立的5000平方米“低空经济馆”汇聚了超高人气。
纵观本届直博会,全景呈现了低空经济产业生态。许多业内人士指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从单点突破转向多元发展,已从传统通航服务向“无人机+”“低空+”融合业态跨越,农业、物流、文旅、应急等场景的深度开发,正重构产业价值链条。
现场直击:“低空经济”成为直博会“最热词”
本届直博会首次设立的“低空经济馆”人气高涨:海特集团展出了包括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驾驶员供氧系统、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等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产品;飞马机器人携最新无人机系统及一站式空间数据解决方案重磅亮相,秀出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生态布局;航空工业集团HH-100、亿航智能EH-216S等一批代表技术前沿的低空飞行器首次集中亮相。
本届直博会还举办了2025低空飞行器前沿技术研讨会,围绕低空飞行器发展的前沿趋势与关键技术展开深入交流;以“赋能低空经济,共筑直升机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指出,直升机产业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形成直升机与通用飞机、eVTOL、无人机等多种航空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低空经济·新材料产业资本对接会旨在推动天津港保税区低空经济与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通过促进优质项目与社会资本的高效对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与影响力;2025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研讨会则为区域低空经济的发展搭建了资本、技术、市场与场景深度融合的交流桥梁。
本届直博会同期举行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聚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方向,重点围绕低空经济产业链建设展开。其中,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内容涵盖共建低空体系场景验证重点实验室、推进低空经济全链条合作、开展无人机生产制造及低空教育培训等。在低空服务创新方面,华彬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与克兰鹰拟签署《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仿真系统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安全模拟验证+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协同的立体化低空服务生态。
产业观察:应用场景正从单点突破转向多元发展
低空经济,一般是指空域高度范围1000米以下,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两大场景。
在低空经济馆,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鸿图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出了自主研发的飞机虚拟维护训练器(VMT),eVTOL工程模拟机等。公司董事长徐州介绍,近两年随着低空产业发展,相关专业人才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今年全国范围内有意向开设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显著增长。企业正与全国院校深度合作,专业共建,包括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和就业促进,这是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实际上,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在这一风口之上,扎根天津港保税区10年来,飞马机器人瞄准低空测绘赛道,已经形成了自主可控的无人机全栈技术优势,生产无人机数量近9000架,服务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飞行里程达到了510万公里。“低空经济展馆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包括整机、复合材料、电机、螺旋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供应商。”飞马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世杰说,直博会作为专业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和展示机会,也将助力低空经济从单点突破转向多元应用发展,期盼更多产教融合落地。
记者注意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航链航空有限公司与天津港保税区领航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直博会上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拟开展eVTOL运营合格证取证和低空文旅业务合作。天津航链航空公司运行总监陈金茂介绍,计划在5年内发展30个应用场景,2030年成为空中交通运营商。“企业前期还是主要做文旅观光市场。目前定价策略大概是在299元,乘机观光时间3分钟至5分钟。”陈金茂说。
可以说,本届直博会上低空经济呈现的产业新生态就是多元化。而多元化发展离不开落地场景,更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2025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就发出了这样的建议观点——要不断加强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进一步带动研发制造、服务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让低空经济蕴含的潜能早日转化为更多现实生产力。
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位于自贸试验区内的天津港保税区,依托政策创新与产业链优势,已成为京津冀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无人机试验空域不断扩大,为企业提供真实试验场景,吸引50多家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其中逾八成涉及无人机及低空经济领域。对此,业内人士也建议,滨海新区可进一步推动研发制造、服务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等低空经济形态协同发展,让低空经济蕴含的潜能转化为更多现实生产力。(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