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师赛撒泼女身份被扒:挥舞外籍护照挑衅,老公是外企高管?
发布时间:2025-10-06 10:35:18 浏览量:1
“我丈夫是外交官!
”
一句话,把上海大师赛夜场的聚光灯全抢了过去。
观众以为在看贝雷蒂尼发球,结果免费附赠一场“跨国撒泼”:红酒一杯接一杯,护照举过头顶,最后把民警推了个趔趄。
十分钟不到,热搜爆了,赛事中断23分钟,转播方直接烧掉180万。
有人数着比分,有人数着她血液里的89mg/100ml——离醉驾只差一根头发。
现场视频2分38秒,一句中文一句英文,骂得比球速还快。
最尴尬的是旁边那个混血小男孩,手里攥着妈妈刚塞给他的门票,抬头一看,亲妈正拿别人的护照当扇子。
旁边大爷嘀咕:
“这娃以后怎么在同学面前抬头?
”
话糙,理不糙。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第二天就上门,心理老师带着沙盘和绘本,孩子第一句话是:“妈妈会不会被关很久?
”
没人敢回答。
警方通报很短:行政拘留10天,追加调查袭警。
赛事组委会更狠:直接“终身禁赛”,15年来头一回。
套票原路退回,积分清零,连她最爱的球员签名照都被工作人员从礼品袋里抽走。
有网友说“罚得重”,组委会回得淡:“球场不是法外之地,红酒也不是免罪金牌。
”
最头大的是她丈夫,瑞典公司华东区运营总监,平时西装笔挺,现在被总部通知“停职配合调查”。
公司内部邮件流出,英文里夹着几个刺眼的词:“zero tolerance”。
同事私下吐槽:“年薪百万,也扛不住老婆一杯酒。
”
瑞典驻沪总领馆只回了四个字:“不予置评。
”
外交圈的朋友摇头:
“别说外交官,大使夫人也不敢这么玩。
”
法律博主连夜开直播,把《护照法》第23条打在公屏上:
“挥舞他人护照,1000到5000块罚款,外籍不护身,照样掏钱。
”
弹幕刷得飞快:
“89mg/100ml,怎么没按醉驾?
”
博主耸肩:“车在停车场,人站在看台,够不上方向盘,只能按治安处理。
”
一句话,把侥幸心理拍死。
热闹散去,球场第二天照常营业,只是入口多了块新海报:
“文明观赛,从第一杯酒开始。
”
保洁阿姨一边贴一边唠叨:“昨晚那摊红酒渍,拖了三遍才掉。
”
观众路过笑:“阿姨,下次直接上苏打水。
”
阿姨抬头:“苏打水救不了脑子。
”
孩子下周还要回学校,老师已经收到指示:
“不提名字,不点背景,只说他请了一周假。
”
可同学早就把视频截图做成表情包,配文“我丈夫是外交官”在群里疯传。
母亲被拘,父亲停职,孩子沉默,一场闹剧最疼的总是最小的人。
所以,下次举杯前,先想想看台外那辆等着拖走的车,想想180万转播费能买多少网球课,再想想自家娃在同学面前抬不抬得起头。
球场安静,球才能飞;
观众清醒,比分才好看。
红酒可以醒,人生不能一直醒着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