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创造性破坏”白宫,希拉里痛批:这不是你的房子
发布时间:2025-10-23 17:37:58 浏览量:1
白宫东翼的推土机轰鸣声,打破了华盛顿的沉寂。
就在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20天、80万联邦雇员被迫停薪档口,特朗普批准启动的“舞厅项目”正式动工。
铲车不断推进,瓦砾堆积成山,白宫翻修预算也从最初的2亿美元增加至2.5亿,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特朗普对此态度高调,称施工声“悦耳如音乐”,并强调舞厅将展现“美国的伟大”,且资金来源为“私人捐赠”。但有媒体披露,这些出资方多为其长期政治盟友和地产开发商,曾在其任期内获得政策便利。
希拉里则强硬反击,称白宫是国家财产,不容个人随意“改造”。
总统借“创造性破坏”重塑象征空间,民主党阵营频频警告其滥用职权,这场围绕白宫的争议已超越建筑本身,演变为政治意图、国家象征和制度边界的集中碰撞。
在政府财政困局尚未解决之时,特朗普的“舞厅计划”又将怎样引发美国政治生态进一步撕裂呢?
特朗普从不是一个喜欢低调的人。当他说要翻修白宫东翼时,他说,这座新的舞厅将代表美国的荣耀,是国家形象的再造。
根据白宫官网的说法,这项工程由“私人资金资助”,不占用联邦预算。但《华尔街日报》调查后发现,这些“私人出资方”多是特朗普的老朋友,来自地产界的重量级开发商、政治捐赠常客。他们曾享受过特朗普政府的税收优惠,如今的“投资”,更像是一种回报。
特朗普把舞厅说成是“国家事务需求”,但不少分析认为,他是在用这种“破而后立”的姿态,强化MAGA背后的视觉符号。
一个新的空间,一个新的叙事,让人们转移视线,从通胀、失业、政府停摆这些烦人的现实中走出来,看向一场“重建中的盛典”。
当年肯尼迪对白宫的修缮,是通过国会审批、公众讨论、专家评估完成的。而现在,特朗普绕过了国会,自行推动预算追加,从2亿涨到2.5亿。这种操作方式,明显不走寻常路。
特朗普正在将国家象征“私有化”,一砖一瓦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叙述。白宫不再是一个共识空间,而逐渐被改造成一座个人化的纪念碑。
面对特朗普的荒唐举措,希拉里作为前第一夫人,公开喊话:“这不是你的房子,它属于美国人民。”她的这句话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刷屏。加州州长纽森更是直接转发了拆迁现场的照片,质问政府“优先事项错乱”。
紧接着,特朗普在共和党内部午餐会上回应:“这声音听起来像音乐一样悦耳。”他的语气里没有一丝退让,反而显得乐在其中。
这场围绕白宫改造的争议,其实早已不只是空间的争夺,更像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一场文化对抗。
一个说你在浪费公帑,另一个说我在提升效率;一个强调历史遗产,另一个主打向前看的“新美国”。
在政府停摆期间,两党支持率出现轻微波动,民主党在城市和年轻选民中获得更多同情,而共和党则在传统保守州保持稳定。白宫舞厅事件被迅速政治化,成了选民情绪的“导火索”。
纽森等民主党高层已经开始把这件事往2026中期选举的方向推。他们用这场“白宫之争”来折射特朗普执政风格的“任性”和“自利”。而共和党内部也在借机凝聚阵营,强化特朗普作为“行动派”的形象。
财政部最近发出了一项内部通知,未经批准,联邦雇员不得拍摄和传播白宫施工现场的照片。这一禁令迅速被《纽约时报》曝光,引发外界质疑,政府到底在怕什么?一边禁止拍照,一边高调宣传,特朗普政府在“信息控制”上的矛盾愈发明显。
特朗普曾是地产大亨,他熟悉拆迁、重建、包装、营销的那一整套流程。在他眼中,拆掉白宫的一部分,不是破坏,而是一种“焕新”。他甚至将这种行为称为“创造性破坏”。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提出过这个概念,用于描述新旧更替中的经济重塑。但问题在于,特朗普的“创造性破坏”,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增长。标普全球数据显示,每天的政府停摆正在让美国损失15亿美元,而舞厅工程却被包装成拉动经济的“正面案例”。
这种“重建国家”的姿态,是否正在掏空制度本身?历史学者指出,这种行为有点像19世纪“镀金时代”的富豪,他们在民众困苦时修建豪宅,把奢华当作荣耀,却反映出与底层现实的严重脱节。
白宫舞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特朗普版本的“宫殿梦”。
从一声铲车的轰鸣,到希拉里的“灵魂拷问”,这场白宫翻修风波已经不只是个装修项目,而是一次关于权力、制度与认同的深度揭示。
特朗普不止是在建一个舞厅,他在建的是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治舞台。而在这个舞台之外,是被堵住工资通道的公务员,是被撕裂的社会共识。
参考信息:特朗普“爆改”白宫,希拉里:他正在毁掉它2025-10-23 15:47·上观新闻
希拉里痛批特朗普斥资2.5亿美元改造白宫:这不是你的房子;已开工拆除,特朗普称“施工噪音如同音乐”2025-10-22 17:43·鲁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