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晚年用笔之妙作《舞鹤赋》
发布时间:2025-10-27 08:47:26 浏览量:1
此作品名为《舞鹤赋》,相传为米芾晚年书法作品之巅峰。该作乃其56岁时所书,亦是他在世期间的最后一幅名作。其艺术水准极高,元代书法大家柯九思评价此作“空前绝后”。
至于此帖是否为伪作,柯九思最终给出“真迹”的定论。柯九思曾任元文宗特意任命的“奎章阁”鉴书学博士,此官职专门负责为朝廷鉴定名家字画之真伪。
此帖相传为米芾呈予宋徽宗赵佶之佳作。起初,它藏于宋皇室宫廷内院,后随朝代之更迭流入元皇宫。
全卷共计447字,单字约6厘米见方。在这不算宏大的篇幅之中,米芾书法之磅礴气势尽显无遗。
米芾所选取的《舞鹤赋》,原本乃是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之传世名作。赋中所描绘之仙鹤极具画面感:其从仙气氤氲之仙境降临凡间,历经尘世之凄凉,却依旧能翩翩起舞,姿态风姿绰约。然而最终,它被困于人间,满溢着“哀离”之愁绪。
作为书法史上之“怪才”,米芾之艺术造诣于《舞鹤赋》中展现得酣畅淋漓。他毕生痴迷于书法,广泛临摹古代法帖,将颜真卿书法之浑厚、欧阳询书法之工整等诸家所长融会贯通,自谓“集古字”。
在这幅作品里,其标志性的“刷字”笔法臻至巅峰。运笔之时,八面出锋,恰似武林高手出招般畅快稳健,爽利通达之气势跃然于纸端。起笔之际,或藏锋或露锋;行笔过程中,中锋与侧锋并用;转折之处,方笔与圆笔交替。每一笔皆劲道充盈,既具晋人书法之飘逸神韵,又含唐人书法之严谨法度。
然而,关于《舞鹤赋》之真伪,向来争议纷纭。清代学者翁方纲于《米海岳年谱》中提出质疑,其认为作品中“芾”字写法有误,草字头左边之点似有似无,整体效果欠佳,且类似败笔于作品中随处可见,故而断定此作为伪作。
但此说法并未获得普遍认同。毕竟该作品历经宋、元两朝皇室以及诸多名人收藏,且有名家题跋作为佐证。国内米芾研究专家历经多次调查,亦无法明确判定其为伪作。
其实,真假之争并未影响《舞鹤赋》的艺术价值。正如启功先生所言,即便这是伪作,能仿到如此境界,造假者也堪称大家。这幅作品无论是否为米芾真迹,都展现出极高的书法水准。
它见证了米芾从早年模仿古人到晚年自成一派的艺术蜕变,对于研究宋代书法风格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喜爱米芾书法的爱好者来说,无论是真迹还是高仿,都能从中学习到 “刷字” 笔法的精髓,领悟宋四家书法的艺术特点。
柯九思审定题首
樊绍闵书法题识
王以晋书法题跋
对于喜欢米芾书法的人来说,这幅作品更是难得的 “教材”。想学 “刷字”,看它的运笔就能明白怎么 “八面出锋”;想懂结体,它的欹侧多姿能给人无数启发;想了解宋四家的风格,它又能让人感受到宋代书法 “尚意” 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