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乡村晚搭舞台 乡风文明谱新篇——黄陵县以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27 20:29:46 浏览量:2
没有专业演员、华丽布景,有的是群众的自编自演,蕴含着地道的乡土风情,却让这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迅速在互联网“出圈”。这正是黄陵县深耕乡风文明建设、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演出现场(李婷 摄)
10月13日,黄陵县新区广场人声鼎沸、欢声雷动,龙乡村晚大舞台第65场直播伴着欢快鼓点正式启幕。
“这样的活动既能宣传黄陵的资源和农副产品,也让我们群众的业余生活更丰富。”48岁的文艺爱好者付黎军是村晚“常客”,从镇级选拔走到县级舞台,他见证着村晚的成长与火爆。
来自全县各地的文艺爱好者身着盛装,用质朴表演传递热爱。《黄陵抬鼓》气势恢宏,鼓点铿锵彰显非遗底蕴;《迎亲队伍》还原乡土民俗,引得阵阵喝彩;秦腔选段字正腔圆,现代歌舞活力四射,多元艺术形式让广场成了欢乐海洋。
作为“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文化盛宴,龙乡村晚始终坚持群众自编自演,以身边人演身边事、家常话讲大道理。截至目前,经55场次镇级选拔,全县已涌现500余名群众演员和120余名非遗节目演员,涵盖农民、教师、退休干部、返乡青年。
“以前农闲时大家要么看电视要么打牌,自从有了村晚选拔,村里文艺爱好者聚到一起排练、交流,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参与组织镇级选拔的村干部王建军说,村晚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凝聚了乡村人气。
依托快手平台,龙乡村晚实现从地方舞台到全国视野的跨越。每场直播获平台千万流量免费扶持,线上累计观看人次突破1500万,在2025年全国百余家“村晚”直播中政务类排名第一。
“今天参加村晚特别激动,看到乡亲们多才多艺、助农企业大力支持,相信龙乡明天会更好。”黄陵道德模范张虎军走进直播间,讲述自身故事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为家乡好物“代言”。
活动中,黄陵县将村晚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紧密结合,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致富带头人分享经历,传递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文明新风。
“很受触动,他们的事迹就在身边,看得见、学得到。”在广场观看直播的群众李娟说,如今,村里乐于助人的人多了,邻里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氛围越来越浓。
龙乡村晚更成为助农增收“新引擎”。通过村晚快手账号,当地翡翠梨、苹果等农特产品及日用百货销往全国,实现“文化引流+电商变现”良性循环。
“没想到来表演节目还能顺便把家里的苹果卖了,今天带来的几百斤苹果都被抢购一空,后续订单还在不停地来!”在黄陵县龙乡村晚大舞台的后台,一位刚下场的果农欣喜地告诉记者。
龙乡村晚的火爆,是黄陵县长期重视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黄陵县始终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以文化为魂、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擦亮乡村文明底色。
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黄帝陵文化是黄陵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资源。黄陵县深入挖掘黄帝陵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村晚展示《黄陵抬鼓》等非遗项目,让群众在参与和观赏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文旅融合是黄陵乡风文明建设的又一亮点。借助龙乡村晚流量优势,黄陵县构建联动传播矩阵,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有力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看完村晚直播,被黄陵的文化和美景吸引,特意带家人来黄帝陵祭拜,品尝特色美食。”来自山西的游客张自白说。
如今的黄陵乡村,环境整洁优美,群众精神饱满,邻里和睦友善,文明新风蔚然成风。龙乡村晚这张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靓丽名片,既富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乡风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将以龙乡村晚为契机,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丰富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之花在龙乡大地常开常艳。”黄陵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龙乡村晚项目负责人杨清林表示,下一步,黄陵县将继续深耕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