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江北小学教师覃遵茜:游戏点亮教学,舞蹈装点校园
发布时间:2025-10-27 21:53:27 浏览量:1
在江北小学的校园里,总有一个身影,或是蹲在走廊上倾听孩子的小秘密,或是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们玩着“数学游戏”,或是在礼堂后台,手把手帮学生整理舞蹈裙摆。她就是二年级班主任覃遵茜,一位带着幼儿园教育温度,在小学课堂深耕的好老师,用11年学前教育的积淀与4年小学教学的坚守,活成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校园文化里的“点灯人”。
转变角色,让课堂变乐园
覃遵茜的教育故事,藏着一段“跨界”的温暖。在成为小学二级教师、执教二年级班级前,她曾在幼儿园的三尺天地里,陪伴无数孩子度过了11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春秋。当教育场景从幼儿园的玩具角、绘本区,切换到小学的课桌前、黑板旁,旁人或许会迷茫于教学节奏的转变,她却从中看到了创新的可能——低龄孩子从“玩着学”到“学着学”的过渡,不正是她最擅长的领域吗?
这份擅长,成了她课堂上最独特的风景。深知二年级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仍需依托具象体验,她把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精髓,悄悄揉进了小学课程里,让原本可能枯燥的课堂,变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乐园”。讲数学图形概念时,她不急于灌输定义,而是抱来满满一箱积木,让孩子们动手拼搭房子、汽车,在“搭一搭”中看清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练计算能力时,她设计了“卡片竞赛”,把加减算式写在彩色卡片上,孩子们分组抢答,答对的小组就能收获一枚小贴纸,原本需要反复刷题巩固的知识点,就在此起彼伏的“我来答”“我算对了”中,被轻松记在了心里。
有人说“趣味”与“成绩”难以兼顾,但覃遵茜用事实打破了这份偏见。她所带班级的孩子,不仅快速适应了小学的学习节奏,没人再为“上课坐不住”“怕做题”发愁,数学成绩更常年稳居年级上游。那些在游戏里收获的快乐,最终都变成了主动学习的动力,而这背后,是她把“过渡”的难题,变成了“衔接”的优势,用耐心搭起了一座从学前到小学的温暖桥梁,也让“游戏点亮教学”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在实处的育人方法。
耐心引导,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耐心倾听,用心引导”,这八个字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覃遵茜刻在日常里的教育理念。二年级的孩子,像刚发芽的小苗,活泼好动,习惯还在慢慢养成,情绪也像天气一样多变——可能因为同桌碰了一下文具就闹别扭,可能因为没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低落,这些在成人眼里的“小事”,在她心里都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大事”。
为了帮孩子们养成好习惯,她琢磨出了“积分小能手”的激励机制:按时交作业,得1分;主动帮同学捡文具、讲题目,得2分;上课认真举手、不打闹,得1分。积分攒到一定数量,就能兑换“奖励”——可以是“让老师陪你读一本绘本”,可以是“当一天小班长,管理班级纪律”,也可以是“在班会课上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就是这样小小的积分,像一束正向的光,让孩子们慢慢学会了自律:以前总忘带作业的孩子,开始睡前自己整理书包;以前爱打闹的孩子,会主动提醒同学遵守纪律。班级纪律一天天变好,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家长们提起她,也总说“把孩子交给覃老师,我们一百个放心”。
发挥特长,让学生展风采
比起“班主任”“数学老师”这些身份,覃遵茜还有一个格外亮眼的“标签”——舞技精湛、深耕排练的“校园舞蹈教练”。她自幼擅长舞蹈,这份过硬的专业能力,让“舞蹈装点校园”有了最扎实的支撑,每次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她从不含糊,始终沉下心为孩子们精心排练高质量舞蹈,成了校园舞台上最可靠的“后盾”。
不管是考验整齐度与协作力的百人舞,还是尽显豪迈与灵动、需精准拿捏肢体韵律的蒙古舞,她都能带着孩子们打磨出亮眼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典舞蹈《红色娘子军》,这支舞不仅要练动作,更要传递出坚韧的精神,对孩子来说难度不小。排练初期,不少孩子总把“握拳”的动作做得软绵绵,把“踢腿”的幅度缩得小小的,还有孩子记混“齐步走”与“踏步转”的衔接,越练越着急,甚至偷偷抹眼泪。
覃遵茜从不说重话,而是蹲下来帮孩子擦去眼泪,拿着红色小五角星贴纸鼓励:“咱们先学‘娘子军’的样子,握拳时想象手里攥着勇气,踢腿时想着往前闯,慢慢来,练会一个动作就贴一颗星。”她把复杂的舞蹈拆成一个个小片段,先教孩子们练“站立姿势”,后背贴墙站5分钟,谁能坚持住就领“挺拔小标兵”奖状;再练“握拳踢腿”,她握着孩子的手腕调整力度,扶着孩子的膝盖纠正踢腿高度,嘴里还跟着音乐喊着拍子:“1—2—握实拳,3—4—踢到位!”有几个协调性稍弱的孩子,总跟不上集体节奏,她就利用午休时间单独“补课”,把动作编成简单口诀:“转个圈,脚并拢,抬手要到肩膀平”,陪着孩子一遍遍练,直到孩子能笑着说“老师,我记住啦”。
就这样,舞蹈室里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而覃遵茜的嗓子常因喊拍子变得沙哑,口袋里总装着润喉糖,却从没想过偷懒。这份用心最终换来了认可,今年7月份,这支由她精心打磨的《红色娘子军》舞蹈,成功受邀登上安康百姓大舞台,在清水广场完成演出。当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服装,迈着坚定的步伐,用有力的动作演绎经典时,台下观众纷纷鼓掌叫好,不少家长举着手机全程录制,而孩子们走下舞台后,第一时间围着覃遵茜,叽叽喳喳分享“老师,我刚才一点都不怯场!”“台下的掌声好响呀!”,她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眼里满是骄傲与欣慰。
坚守初心 让教育有温度
有人问她,又要管班级琐事,又要带好数学教学,还要为各类活动精心排练这么多高质量舞蹈,连休息时间都少得可怜,不累吗?她总是笑着摇摇头,说:“看着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开心,愿意主动学;在舞台上敢表现,笑得自信;看着学校的文体活动越来越精彩,就一点都不累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变的是教育的场景,变的是需要应对的教学难题,不变的是她对教育的热爱,是愿意为孩子、为学校默默奉献的初心。15年教育路,4年小学深耕,覃遵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用“游戏”让教学有了温度,用“舞蹈”让校园有了色彩,用“坚守”让教育有了力量。
她就像江北小学里一束温柔而坚定的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路,也为“好教师”的模样,写下了最动人的注脚:所谓教育答卷,从来不是靠华丽的辞藻书写,而是靠日复一日的付出、年复一年的坚守,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便已是满分。(汉滨区江北小学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