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联动,“花与虫的共舞”守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5-10-28 16:23:41  浏览量:5

近日,上海动物园与上海植物园联合举办“花与虫的共舞”交流工作坊。作为第十三届上海动物园蝴蝶展的收官活动暨上海植物园“探蜜者联盟”公民科学项目中期交流,本次活动聚焦于城市昆虫多样性保护,展示了两园在蝴蝶保育、蜜源植物研究与公众教育方面的深度合作与丰硕成果。

蝴蝶展,城市生态的生动课堂

上海动物园蝴蝶展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市民秋季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重要平台。本届蝴蝶展以“蝶语申秋”为主题,展出20至30种、共计6.5万只中国南方地区本土活体蝴蝶,包括玉带凤蝶、青凤蝶、碧凤蝶等常见种类。展览不仅呈现蝴蝶的缤纷形态,更通过生态化的“蝴蝶花园”设计,展示蝴蝶与蜜源植物、寄主植物的依存关系,传递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蝴蝶展不断创新形式,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园内延伸至社区。上海动物园与长宁区发展改革促进中心、长宁区生态环境局连续三年合作开展“蝶恋生境 美美与共”园社联动科普活动,将蝴蝶展资源引入社区生境花园,推动“生境+”体系建设,增强市民对本土生态的认同与保护意识。

探蜜者联盟,公民科学助力城市生态研究

作为本次工作坊的另一大亮点,上海植物园于2025年4月发起的“探蜜者联盟”公民科学项目,已在全市7座公园开展系统性调查,累计吸引近170名志愿者参与,截至目前已上传超过6500条观测数据,记录涵盖897个物种,其中国家重点野生保护物种记录37条,CITES物种记录21条。项目通过对蜜源植物与访花昆虫的长期监测,构建动态更新的城市生态数据库,为上海绿地规划与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过程中,志愿者们记录了众多有趣的生态现象,如红珠凤蝶的领地行为、天蓝鼠尾草与昆虫的协同进化关系等,展现了城市环境中“花与虫”精妙共舞的生态图景。每月举办的专家讲座、鉴定交流与实地调查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也增强了市民对自然的情感联结。

园园联动,构建城市生态保护网络

本次“花与虫的共舞”工作坊是两园首次在蝴蝶展期间开展深度交流,标志着动物园与植物园在生态教育、科研合作与公众参与方面的协同迈进。上海动物园以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与生态保育经验,上海植物园凭借其在植物生态与公民科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共同推动城市生物多样性从理念走向实践。

活动中,上海动物园介绍了蝴蝶展的策划理念与社区联动成果,动物繁育保护科副科长朱建青带来《上海动物园昆虫多样性》专题讲座;上海植物园分享了“探蜜者联盟”项目的推进情况与科学发现。本次活动的主力军,“公民科学家”和志愿者们之间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分别介绍了上海动物园蜜源植物调查过程中的趣闻、在社区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心得,展现了“专业机构+社区力量”共同守护城市生态的可行路径。

上海动物园与上海植物园的合作,不仅是机构间的资源整合,更是城市生态保护网络的生动实践。从蝴蝶的翩跹起舞,到花与虫的协同进化,从专业科研到公众参与,两园共同构建了一个连接自然、科学与人的保护平台。未来,两园将继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与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上海迈向更具生态韧性、更富生命力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