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人民舞台 沪疆同台

发布时间:2025-10-29 10:47:26  浏览量:2

记者 马作鹏

昆仑山脉巍峨矗立,见证着千年丝路的文明交融;叶尔羌河蜿蜒流淌,滋养着多民族共生的深厚情谊。

自上海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上海以“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为指引,数百名优秀人才跨越千里扎根新疆,在民生、产业、文化等领域播撒合作的种子。

随着沪疆两地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2025沪疆文化交流周”也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2025年,人民网上海频道推出“人民大舞台”文化润疆项目走进喀什叶城和泽普,以“搭对子”“赛擂台”为纽带,在舞台间奏响民族团结与文化互鉴的新歌谣。

一个舞台,两地星光

当文艺比赛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沪疆文化碰撞、情感联结的鲜活载体,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新疆舞者姑里格娜·吾守尔表示:“上海老师的舞蹈,温柔有力量。”青年舞者阿布拉·依纳依提则感悟:“细腻与辽阔可以并存,如同叶尔羌河,既需浪花欢腾,也要河床宽广。”他正尝试将上海舞蹈韵律融入维吾尔族舞蹈的旋转技巧中。

作为人民网上海频道2025年重点文化润疆项目,“人民大舞台”擂台赛海选了叶城县各乡镇、艺术团的16支优秀队伍,他们带着民族舞蹈、现代乐器弹奏、独唱、集体舞等多样节目同台竞技。更特别的是,上海文体达人以“艺术助力官”身份深度参与,与新疆达人共同打磨节目——这场在泽普县,同样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

这座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漂着金子的河”的小城,不仅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繁盛记忆,更在对口援疆的春风里,成为沪疆两地文化交融的“新驿站”。

彩排现场,沪疆两地的艺术创作者早已开启深度融合的探索。身着民族服饰的舞蹈达人们裙摆轻扬,花纹随舞步流转,古再丽努尔与阿曼尼萨正为《麦西来普之情》打磨细节,她们谈及即将到来的融合演出,眼神里满是期待:“希望用我们的热情感染在座所有人,盼着能和大家一起互动!”

文化交融,情感共鸣

随着来自上海的艺术达人们首先走进昆仑山山河历史博物馆,注意力全被“昆仑山河”主题展览中叶城的文化根脉所吸引。

舞台外的展厅里,叶城各时期各民族共同开拓边疆的史料、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故事,与上海援疆干部人才的奋斗足迹交融。

“看完展览才真正明白,叶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多民族共生的温情,这也让我们接下来的艺术合作更有底气、更有温度。”一位上海达人感慨道。

舞台上,几位小朋友的身影更成为现场最动人的亮色。来自红旗小学生们共同准备了模特走秀节目,说起参赛的缘由,“以前来体育馆就觉得这里好玩,这次能站在舞台上,我和小伙伴们练了15天呢!”

当被追问节目内容时,她先是俏皮地卖关子。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对舞台的热爱,也藏着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

擂台竞技,文化绽放

擂台赛现场,叶城16支节目队伍依次登台,将叶城的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泽普县的晋级赛中,热瓦普的传统琴声与萨克斯的西洋旋律在《我和我的祖国》中碰撞,完成表演后,上海的朱丽明拉着小搭档的手介绍:“这是我的小搭档,我们是临时搭档,却把作品完美呈现给了大家,特别感谢他,他弹热瓦普的样子特别棒!”

作为少数民族代表,陈明在与泽普同胞共同完成乐器弹唱、载歌载舞后动情表示:“泽普是对口援疆项目的合作地,来到这里就像回到家一样,和各族同胞在一起特别开心、自豪,感觉我们就是一家人,这次合作十分圆满。”

历经叶城、泽普两场16进8的激烈晋级赛,16支优秀队伍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带着对艺术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敬畏登上总决赛舞台。

这里有着当地达人的真情绽放;带着非遗的传承创新,也有着现代艺术的创新表达,每一个节目都诉说着文化交融的故事,每一段表演都传递着民族团结的力量。

“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拿二等奖,太激动了!”

获得二等奖的《叶尔羌河上的月光》表演者阿扎提古丽,提起这次演出满是感激。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竹笛,曹老师的伴奏与她的唱腔自然融合,让她深深爱上这种艺术搭配。这份因艺术结下的情谊,正是沪疆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聚光灯下,陈荣身着华丽蒙古族服饰,伴随着科尔沁草原经典民歌《万丽》翩然起舞,最后一个动作落定时,掌声雷动。

她从2022年开始在社区教学舞蹈,起初,她只是想把热爱的蒙古舞分享给更多人,意外的是,这份初心不仅得到了社区书记的全力支持、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更收获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响应。

在她的带领下,泽普县的孩子们推开了艺术之窗:从喀什春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到泽普春晚收获掌声;从站上乌鲁木齐春晚的更大舞台,到远赴北京参加比赛、去上海角逐模特赛事——这些曾经鲜少走出家乡的孩子,跟着陈荣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文化润疆,沪喀情深

从昆仑山博物馆里的历史回望,到彩排室里的反复磨合,再到舞台上的精彩绽放,“人民大舞台”搭建的不仅是艺术展示的平台,更是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自2010年上海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闵行区与喀什地区泽普县缔结了山海之盟,在民生、产业领域播撒合作种子,而“人民大舞台”正是文化领域对口支援的生动实践,它让上海的艺术活力与泽普的文化底蕴深度交融,成为沪疆情谊的生动见证。

一年多来,上海援疆泽普分指以“文化润疆”为使命,联动上海与新疆两地资源,累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128批次,线上线下覆盖群众逾82万人次。从乡镇舞台到国际赛场,从非遗传承到文旅融合,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沪喀情深的见证。

随着更多沪疆文化交融活动的开展,文化润疆的力量将持续滋养民族团结之花,让昆仑山下的文明交融之路越走越宽广,让沪疆人民的心越贴越紧密,共同书写新时代两地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在“人民大舞台”的舞台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交流,更是心灵的沟通;不仅是文化的碰撞,更是情感的交融。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场场精彩的演出,正是沪疆两地人民心手相牵、共筑文化桥梁的生动写照。

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为桥梁,沪疆两地还将共同唱出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美丽歌声。(文中图片由朱怡洁、李蕙兰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