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古城景区里的广场舞大赛是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5-10-29 14:42:13  浏览量:1

中国文化报记者 苏锐

在古城景区举办广场舞大赛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近日,2025年“百团汇演”暨山东省广场舞大赛成果集中展示活动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枣庄市人民政府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省的15支优秀广场舞团队齐聚红色热土。现场,游客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在一旁饭店用餐的游客将桌子搬到店外,边吃边看比赛,只为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贴近时代的节目

枣庄市文化馆选送的广场舞作品《踏着心中的歌谣》在本次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每当《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旋律响起,人们总能想起那段烽火岁月,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枣庄市文化馆馆长孙辉介绍,“所以,我们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时代背景,以枣庄红色文化为核心,选用这首歌编创了《踏着心中的歌谣》。”

当《踏着心中的歌谣》亮相舞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主旋律响起,全场观众都跟着哼唱起来,现场氛围格外热烈。该支广场舞将红色记忆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从轻柔的“弹拨”到昂扬的舞步,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对革命先烈的深情致敬,在舞蹈中重构经典意象,在同一个旋律中完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和鸣。

本次大赛中,多数作品聚焦时代的主题,深挖本土特色文化,用广场舞跳出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跳出了大家的精气神。

广场舞《最好的一天》代表威海市参加比赛,从“青春活力与美好生活”切入,音乐选用明快鼓点搭配跳跃贝斯构建节奏框架,加入人声叠唱强化律动。同时,作品的舞蹈动作打破传统套路,融合现代舞、啦啦操元素,再通过“分散—聚拢—递进”的多变队形,展现团队协作的凝聚力,让动作既有记忆点又便于群众模仿。

民众喜欢的编排

本次大赛,威海市选送的广场舞作品传递出“乐观面对生活、珍惜当下时光”的积极态度,用舞蹈语言展现当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尤其贴合中老年群体的情感共鸣需求。

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培训部主任李俊介绍,相比前些年,威海市广场舞活动如今有3个明显变化:一是参与人群更年轻,越来越多上班族主动加入社区广场舞队,将其作为一种解压的方式;二是节目形式更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歌曲改编,还出现“广场舞+非遗”等融合形式;三是活动场景更多元,从社区广场延伸到景区、商场中庭,甚至线上直播吸引网友参与“云跳操”。

从各大城市、乡村广场兴起的广场舞,天然具有接地气的属性,因此舞蹈动作不能过于专业,必须符合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这几年,山东各地文化馆强化对广场舞的调研,并发挥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专业优势,将专业动作通俗化,融入地方民俗元素,真正实现舞蹈艺术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与传承。

济宁市的广场舞作品《阳光下·春风里》,吸收山东民歌《春耕小调》中的元素来创作背景音乐,以山东民间舞蹈为动作素材加以创作编排,通过欢快的音乐和流畅的动作,表现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春风下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美好景象,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状态。

顺应需求的培训

本次大赛,德州市文化馆青年舞团的《越走心越甜》获得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越走心越甜》以山东传统“鼓子秧歌”为创作原型,既保留鼓子秧歌稳健豪放的核心特质,又融入当代审美视角重塑舞蹈形象;音乐设计上巧妙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舞蹈动作中营造出力与美交融的独特质感。

该支广场舞的编导、德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刘彦告诉记者,2024年底,作品正式启动创意构思与音乐制作,历经5版修改后奠定了核心框架;2025年5月完成首版组队试排,9月又三次调整队员,最终确定32人男女混合阵容。作品以“双脚踏上幸福路,日子越走心越甜”为内核,生动展现了德州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共建幸福家园的坚定决心。

好成绩不是凭空得来的。迄今为止,德州市已经连续10年举办大型广场舞展演或大赛,创新设置“大众评审”环节,实现“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评”。当地将“非遗传承+全民艺术普及”作为核心举措,在培训中融入本土非遗元素教学,指导创作非遗主题作品,让广场舞成为群众传承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实现文化惠民与非遗传播的双向赋能。

在山东省级层面,广场舞大赛作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自2014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开展12年,形成了从街道办事处(乡镇)到县(区)、市、省的四级联动机制。12年来,山东举办各类省级广场舞展演超过5.6万场,参与人次约826万,已经成为全省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显世表示,下一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以“百团汇演”品牌为依托,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深化公益讲座、专题培训等举措,让文化惠民的春风吹遍齐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