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也没用!女儿抑郁、儿子“败家”,赵本山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发布时间:2025-10-29 19:21:51 浏览量:1
二十多年里,他是春晚舞台上一开口就能逗笑全国的人,从东北乡村走出,成了家喻户晓的 “小品王”。
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手握巨额财富的人,家里藏着难向外人说的愁。
女儿与抑郁症缠斗十年,儿子创业屡败屡战。
孩子的困境,是他再多钱也难轻易化解的难题,赵本山现如今的处境,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赵本山的童年是被苦难喂大的,5 岁丧母,7 岁被父亲留在老家,靠着乡亲们的接济长大。
后来他跟着盲人二叔学三弦,没什么像样的教具,就用粗麻绳代替琴弦练手感,手指磨出了血泡,就裹块布条接着来。
冬天炕头冷,他缩在二叔身边,听着琴弦嗡嗡响,心里琢磨的不是当艺人,是学好了能混口饱饭。
赵本山靠着自己的努力,17 岁进公社宣传队,第一次登台紧张得忘词,台下老乡们却没起哄,反而鼓掌喊 “再来一段”。
25岁他演的《摔三弦》火遍东北,戏台子搭到哪,观众就跟到哪,有人专门赶几十里路,就为看他扮的盲人角色。
1990 年,他带着《相亲》登上春晚,此后二十多年,《不差钱》《白云黑土》系列成了几代人的记忆。
后来他又创办本山传媒,培养出小沈阳、宋小宝等徒弟,积累了巨额财富。
1997 年,龙凤胎赵一楠、赵珈萱(球球)出生时,赵本山已功成名就,兄妹俩从小住着豪宅,穿名牌,是标准的 “星二代”。
赵一楠早年在新加坡留学,回国后想创业,赵本山二话不说拿出数亿启动资金。
球球想做直播,父亲直接现身直播间刷礼物撑场面。
物质上,赵本山给了子女能想到的一切,但有钱就能摆脱所有的痛苦吗?
现实给了响亮的回答,球球在直播里坦言,自己患抑郁症十年,犯病时手抖得握不住话筒,曾四天没正经吃饭,靠奶茶续命。
2025 年她牵头做线上版《刘老根大舞台》,热闹的表演背后,是直播压力带来的病情反复。
她减药到八成的努力,比任何奢侈品都珍贵,钱能买最好的药,却买不来情绪的安稳。
赵一楠的创业路更坎坷,他开健身房时场面盛大,却因经营不善和疫情影响很快倒闭。
网传的千万烟斗、百万名犬,成了外界议论 “败家” 的把柄。
赵本山的成长里,“没钱” 是最深的痛,为给前妻葛淑珍所生的儿子赵铁蛋治病,他曾拼到连轴转演出。
可钱没留住铁蛋的命,1994 年这个 12 岁的孩子还是走了,这份遗憾,让他对龙凤胎加倍 “补偿”—— 用金钱代替陪伴。
球球在采访里说:“我最大的愿望,是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吃顿饭。”
可赵本山的春节,不是在春晚后台,就是在应酬的酒局上。
赵本山对子女的要求很简单:“别惹麻烦就行。” 可物质的无度供给,恰恰挖了成长的坑。
赵一楠创业时,父亲把资金备好,却没教他怎么经营,球球被网暴时,父亲能刷礼物撑腰,却没教她怎么对抗内心的崩溃。
星二代的标签更成了枷锁,球球刚直播就被骂 “整容怪”、“靠爹货”,这些恶意成了抑郁症的 “催化剂”。
这样的教育偏差,问题到底出在教育方式,还是父爱的理解上?
早年为给铁蛋治病,赵本山成了 “电视里的爸爸”,后来为事业奔忙,又错过了龙凤胎的童年。
他的经历戳中了太多中年男人,很多人也常把 “赚钱养家” 挂在嘴边,却忘了孩子要的是睡前故事,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
球球说 “我不敢跟爸爸说脆弱”,这句话该让多少拼命赚钱的父亲警醒 —— 陪伴的缺席,钱永远补不回来。
好在球球找到了自愈的方式,她做线上《刘老根大舞台》,用东北话和观众唠嗑,在热闹里疗愈自己。
这时候她需要的,是家人一句 “累了就歇会”,而不是更多的钱,钱能买医疗资源,却买不来团圆的温度。
这些提醒背后,藏着所有父母都该懂的道理,赵本山这一生,靠 “熬” 字拼出了事业传奇。
可他或许没想过,当年为摆脱贫困拼命赚钱,最后却发现,孩子要的不是他赚来的财富。
球球减药八成的消息,成了这个家最暖的光,赵一楠还在创业路上摸索,也算没丢韧劲,只是这些成长,来得比金钱晚了太多。
赵本山用大半生证明,钱能解决生存的难题,却解不开家庭的牵挂。
而真正的 “家业”,从来不是银行账户的数字,而是团圆时的笑,这或许,才是他最想给所有人的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