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热闹的农村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30 19:24:28  浏览量:1

满月戏台搭村口:乡村里的团圆与欢喜

秋阳暖融融地洒在豫西南的村庄,村口的晒谷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几棵老槐树下,搭起了一座红彤彤的临时戏台。锣鼓声从清晨就开始敲得震天响,戏台上“喜得麟儿”的横幅格外醒目——这是李家为刚满月的小孙子办的满月宴,全村人都被这股热闹劲儿裹着,涌向了这场乡村盛宴。

农村人办满月酒,从来不是一家人的私事,而是整个村庄的狂欢。李家大叔早半个月就开始忙活,挨家挨户给乡亲们递烟送帖,“我家小孙子满月,到时候一定来热闹热闹!”朴实的邀请里,满是庄稼人的热忱。乡亲们也不含糊,有的主动来帮忙搭戏台、搬桌椅,有的送来自家种的瓜果、蒸的花馍,孩子们更是天天跑到晒谷场,盼着戏台搭好,盼着满月宴开席。

戏台是乡村满月宴的灵魂。请来的戏班子是邻县有名的豫剧团,演员们穿着五彩斑斓的戏服,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一出场就赢得满堂喝彩。“辕门外三声炮响惊天动地”,穆桂英挂帅的经典唱段一开口,台下的老人们立刻坐直了身子,跟着节奏轻轻哼唱;年轻媳妇们一边哄着怀里的孩子,一边凑在一起讨论戏里的情节;孩子们穿梭在人群中,手里攥着李家大叔发的糖果,眼睛却被戏台上翻飞的水袖、响亮的锣鼓吸引。

戏台之下,宴席的筹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十几口大铁锅支在空地上,柴火灶烧得正旺,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肉香、菜香飘满整个村庄。村里的大厨带着几个帮手忙得不可开交,炖得软烂的扣碗肉、金黄酥脆的炸酥肉、鲜香扑鼻的炖鸡汤,一道道地道的农家菜陆续出锅,被端上摆满了八仙桌的晒谷场。最特别的是那道“子孙满堂”,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炖成甜汤,寓意着对小生命的美好期许。

小主角在众人的期盼中登场了。李大妈抱着裹在红襁褓里的小孙子,脸上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喜悦。“快让大伙儿看看咱的小宝贝!”乡亲们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夸赞着:“这孩子眉眼真周正,长大后一定有出息!”“皮肤白嫩嫩的,真是个福气娃!”有人往孩子怀里塞红包,有人递来亲手做的虎头鞋、长命锁,祝福的话语像潮水般涌来,把满月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李大叔端着酒杯,挨桌给乡亲们敬酒,“感谢大伙儿来给我孙子满月捧场,我敬大家一杯!”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与戏台上的锣鼓声、乡亲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乡村最动听的乐章。酒过三巡,几位大叔兴起,拉着戏班子的琴师,唱起了自编的小调:“村里添了新娃娃,全家欢喜乐开花,乡亲们来道贺,幸福生活节节高……”朴实的歌词,唱出了庄稼人最真挚的喜悦。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戏台上的演出还在继续,宴席上的欢声笑语却丝毫未减。孩子们已经跑到戏台后面,模仿着演员的模样比划着;老人们聚在一起,聊着家常,说着村里的新鲜事;年轻人们则掏出手机,拍下这热闹的场景,分享到朋友圈,让远方的亲友也感受这份乡村的欢喜。

这场搭在村口的满月戏台,不仅是对新生命的祝福,更是乡村人情世故的缩影。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疏离,只有邻里间的互帮互助、真诚相待。戏台搭起的是团圆,宴席盛满的是情谊,而那声声锣鼓、句句戏文,都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当最后一段戏唱完,夕阳为戏台镀上了一层金边。乡亲们陆续散去,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李家大叔望着怀里安睡的小孙子,又看了看收拾妥当的晒谷场,心里暖洋洋的。这场满月宴,不仅让小生命在全村人的祝福中开启人生旅程,更让乡村的烟火气愈发浓郁,让邻里间的情谊愈发深厚。而这样的欢喜与团圆,正是乡村最动人的模样,在岁月流转中,代代相传,温暖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