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地区】乡村振兴新叙事 国际舞台绽光彩
发布时间:2025-05-04 10:13:51 浏览量:2
从深海鳕鱼的产业化跃升,到山乡毛绒玩具的集群化发展;从传统技艺的创新传承,到现代品牌的匠心塑造;从单一的“体力型就业”模式,到迈向多元的“技能型增收”路径……第137届广交会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化作鲜活展品。参展企业不仅将农特产品与特色工艺推向全球市场,更以产业发展为纽带,探索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共赢之路,让乡村振兴的硕果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
形成“展会-生产-增收”的
良性循环
从单一农产品出口向深加工产品升级,从传统外贸向跨境电商转型,从被动接单向主动引导消费跨越,江苏交易团深挖广交会产业帮扶潜力,推动涉农企业加速蝶变。目前,广交会的涉农参展企业不仅实现外贸订单稳定增长,更带动了当地海产品加工、特色种植等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展会接单、基地生产、农户增收”的良性循环。
在本届广交会第三期的食品展区,江苏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人头攒动。企业最新研发的深海鳕鱼蟹柳、关东煮等产品吸引多国采购商驻足,来自新加坡的采购商在试吃后当即签下200万元试单。
2024年,鼎味泰冷冻烘焙新生产线投产后,形成“海洋食品+冷冻烘焙”双轮驱动格局,带动了800余名周边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公司创始人谭国林的创业历程既印证着“先富带后富”的时代担当,更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动能。
盐城市大丰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深耕工艺品行业20年,此次参展携家居实用、仿真玩具、儿童毛绒乐园三大系列展品闪亮登场,以拥抱全球市场的雄心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壮志,在广交会舞台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实践样本。
千里之外的秦岭北麓,宜君县创意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宜君公司是苏陕协作孕育的产业项目,自2018年落地以来已累计生产750万只毛绒玩具,成为连接东西部的“共富纽带”,“集中管理+分散生产”的模式让500余名农户实现了“务农持家两不误”。
面对乡村企业传统营销模式局限,江苏交易团还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东正雄贸易有限公司的实践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企业借力广交会大数据分析,将传统农产品加工升级为小包装即食产品,成功打入南美商超体系。这种“展会反馈+生产调整”的互动模式,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链升级。
走出“外贸+”的
多元发展路径
乘着跨境电商东风,让章丘大葱摆上欧洲餐桌;凭借智能制造,让菏泽牡丹成为美妆原料;依托生态认证,让黄河大米实现价值跃升……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本届广交会,山东外贸企业以产业融合为抓手,将国际市场资源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对接,探索出一条“外贸+”的多元发展路径。
在临沭县的阡陌乡间,柳条翻动的沙沙声与缝纫机的咔嗒声交织成独特的“致富协奏曲”。临沭晴朗工艺品有限公司以草柳竹木为媒,将农家院落里的编织机声与30多个国家的订单紧紧相连。
本届广交会,临沐晴朗携2000余件柳篮、布艺制品亮相,既有传承非遗技艺的手编精品,也有融入现代设计的家居装饰,展现着传统工艺与国际审美的完美融合,第三期开展首日就吸引了20余个国家的采购商洽谈合作。
“我们始终坚持以‘振兴民族工艺、壮大地方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为宗旨,摸索出了一条定点培训和定向培训的新路子,让千家万户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使农民走上了一条不出家门就能增收的好路子。”临沭晴朗负责人说。
烟台明远创意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产品在一众家用纺织品展品中尤为吸睛,引得众多采购商走进展位、热络洽购。这些纺织佳品在走出国门的同时,还让更多农民掌握了“数字时代的针线活”,实现了从“体力型就业”到“技能型增收”的跨越。
在德州夏津,烟台明远创意家纺扶贫合作社吸纳了很多贫困人员就业。“我们与维尔维特家纺合作,免费赠送缝纫设备和电脑全自动绣花机,并组织开展培训,既能够为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又推动了农村产业化扶持工作。”烟台明远创意负责人说,这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架构打破了传统帮扶的单向输送模式。
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自家门口完成“产业工人”的身份转换,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正悄然孕育。这份沉淀于乡土间的发展动能,在第137届广交会舞台上,化作一个个鲜活案例,书写着以产兴农、以工富农、以贸助农的乡村振兴新答卷,为世界呈现出中国式乡村振兴的独特范本。(江苏交易团、山东交易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