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演员透露: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已做完手术,还在吃药!一度以为无法再回舞台
发布时间:2025-05-11 12:14:09 浏览量:2
“我八个月没有上台,
身体也经历了‘狂风暴雨’,
很难再回舞台。
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年磨一剑,
明天是剑要发出的一刻。”
5月11日,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朱洁静将在东方艺术中心再跳《朱鹮》,角逐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5月10日媒体见面会,朱洁静说,“我相信吉祥的朱鹮、神圣的剧场,这朵梅花会以最好的样子拥抱我。”
朱洁静
5月9日,朱洁静与同事们进行《朱鹮》联排。大病手术后,她很久没有进练功房,一直是自己单独训练。“昨天联排,演员们说,朱姐,好想你。那一刻,我觉得真的没有办法离开舞蹈,离开这个大家庭,身后这么多弟弟妹妹,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演出成长。昨天我在跳的时候,年轻人也在交流,与我探讨技巧与表达。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比赛,这是舞蹈行业在梅花奖平台与其他剧种一起交流,一起碰撞。”
《朱鹮》创作契机源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朱洁静坦言,有《天鹅湖》《孔雀》珠玉在前,自己在不自信、怀疑中开始探索朱鹮的表达,每天在排练厅把自己熬成一只鸟,把身体变成积木,最后找到朱鹮经典的“环臂羽冠”动作语汇。“时隔10年,《朱鹮》还在今天中国舞台栩栩如生,鲜活地存在着,我相信,时间可以证明一部作品。”
朱洁静演示“环臂羽冠”
2014年《朱鹮》首演至今,走遍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90个剧场,两次受邀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四次出访日本,巡演场次超过135场,2018年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受到热烈赞誉。谈及巡演,朱洁静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横幅,“今年《朱鹮》刚结束日本两个月55场演出。2014、2015年,我们同样带着《朱鹮》赴日近两个月,演完最后一场,观众席最后一排举着横幅‘中日友好万古长青’。时隔10年,我在朋友圈看到王延团长发的2025年最后一场,日本工作人员举着横幅,同样是‘中日友好万古长青’。我身为舞蹈演员很自豪,舞蹈能够跨越国界,瞬间进入一个陌生人的心里。”
“所有困难成就了今天舞台上的她。”搭档王佳俊评价朱洁静身上有朱鹮的气质,脆弱、敏感,这是大家没有看到的部分,“她曾经膝盖骨折,医生诊断不能再跳舞,她通过努力,让自己又站在舞台上。”朱洁静则透露,“我昨天还给他偷偷编辑了一条短信,我说,佳俊,你在我身边,是我重新能够回到舞台的底气。”
朱洁静与王佳俊,老同学,好搭档
突如其来的大病、手术,至今还在吃药,朱洁静变得更加坚强,“明天是我给自己的一个交代。再难,再大的风浪,当站上舞台,我很幸运有《朱鹮》来到我的生命,这可能就是我生而为舞蹈演员的意义所在。感谢搭档王佳俊,我们身后有这么大的班底,有这么好的团队、老师,他们像无形的手托着我们。未来我也要托起这双接力棒的手,让更多年轻演员出现在《朱鹮》《永不消逝的电波》《李清照》,铸就生生不息的舞蹈的浪潮,创造一个又一个能够永远在观众的心里深深扎下烙印的作品和角色。”
“今天,我作为舞蹈演员,找到了新的使命和价值。老天选我当舞蹈演员,我就是要来干这事的,我也希望把这事干到底,干得漂亮。”朱洁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