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才懂:前半生为别人活,后十年要为自己“偷点懒”
发布时间:2025-05-12 01:14:56 浏览量:2
55岁到65岁,前半生为了孩子和工作忙碌不停,吃了不少苦头,一转眼儿女已经成家立业,我们也快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如何过好余下的日子,让退休生活多姿多彩,在老去的路上活得健康快乐,是许多同龄人都关心的话题。
首先,要学会“断舍离”,扔掉三样东西:一是扔掉“存钱的焦虑”。别总是盯着银行卡里的余额,多少才算够?只要够花就行。就拿我来说,每月三千块的退休金,吃喝穿用都绰绰有余。别再想着攒钱留给子女,先顾好自己才是正事。二是扔掉“人情包袱”。一些平时来往不多的远房亲戚,红白喜事能不去就不去;一些不常联系的同事聚餐,随个两百块意思一下就好。面子不值钱,兜里的钱才实在。三是扔掉“旧物执念”。到了这个年纪,最好的活法就是极简生活。不穿旧衣服,不用旧家具,过期的东西该扔就扔、该送就送。家里清爽了,心情也舒畅了。别总舍不得,放在那也用不上,还费劲收拾,一个字——累。
健康是第一生产力,记住“三不做”:一是别瞎跟风锻炼。别学年轻人跑马拉松、爬山,膝盖受不了!每天早晚散散步,跳跳广场舞,或者跟小区大爷下棋,比啥都强。二是别乱吃保健品。鱼油、钙片吃多了反而可能伤肝肾,不如每天一杯牛奶、两个鸡蛋,荤素搭配多吃点当季蔬菜,比那些补品强得多。三是小毛病别硬扛。头疼脑热别拖着,去社区医院花几十块钱看个门诊,比拖成大病住院花几万强太多了。
夫妻关系方面,要学会“各玩各的”。别整天盯着对方,老伴喜欢钓鱼就让他钓,你喜欢跳广场舞就去跳,各有圈子,少吵架多自在。别听别人说老了要分床睡,我还是觉得一起睡踏实。几十年的习惯了,临睡前唠两句也挺好。
对儿女的事,别掺和太多。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结婚了你们就是两家了。带娃这件事,要在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帮忙,不要太勉强。现在的年轻人,如果不是公务员,下班晚,没父母帮忙真难带孩子。所以能帮一把是一把,但如果是那种不懂感恩的孩子除外。带娃也要提前讲好规矩,别惯着孩子吃零食、看电视,不然最后受埋怨的是你。
花钱可以抠一点,但这三件事不能省:一是体检不能省。每年花一千块做个全身体检,查出三高早控制,比住院花十万划算。二是穿得舒服不能省。别总穿孩子淘汰的旧衣裳,买几件透气吸汗的纯棉T恤,几十块一件,穿着舒服最重要。三是偶尔下馆子不能省。每周和老伴去小饭馆搓一顿,人均五十块,不用做饭还能换口味,日子才有烟火气。
社交圈要精简,三类人就够:一是几个老同事,偶尔聚聚聊聊过去,吐槽下现在的小年轻,互相听得懂。二是小区里同龄的邻居,一起买菜遛弯唠嗑,抬头不见低头见,比远亲靠谱。三是兴趣相投的人,爱钓鱼就加入钓鱼群,爱养花就跟花友换盆栽,话题一致不费劲。
存钱不如“存生活”,培养一样爱好很重要。比如练字、太极、养鱼、唱歌跳舞,成本低又能打发时间,比窝在家里刷手机强。每周给自己“放个假”,哪天不想做饭了,点个外卖也行;不想出门了,就躺在床上看看电视剧,别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退休了,有的是时间。
最重要的心态是接受现实:别盼着永远健康。人老了手里多少得有点积蓄,有个病也不为难儿女,哪怕三五万也好。运转了几十年的身体,有点毛病很正常。别怕,也别总想着自己不会老,要接受身体的变化,别逞强。接受“力不从心”,爬三层楼喘口气、记性变差、走路慢下来,都是正常的,别跟自己较劲,该服老就服老。
活在当下最重要。昨天的事别纠结,明天的事别瞎操心,今天吃顿好的、晒会儿太阳,就是赚到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55到65这十年,别想着逆袭、搞钱,把身体养好、心情理顺,比啥都强。儿女有他们的日子,老伴也陪不了你一辈子,最靠谱的还是你自己——该吃吃、该喝喝,闲事少管、脾气少发,这样的日子,才叫“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