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满堂彩,梅花舞台掀“婺剧风暴”

发布时间:2025-05-12 10:32:09  浏览量:4

一台折子戏集结三朵“白玉兰”的婺剧盛景才过去半个多月,浙江婺剧团陈丽俐参评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的折子戏专场又在上海的剧场里掀起一场“婺剧风暴”。演到《穆桂英·辕门斩子》,场内气氛欢快热烈,等到《白蛇传·水斗》开打,全场沸腾,看到女主角陈丽俐文武双全,以及满台演员展现火爆炽烈的武戏功夫,满场观众情绪高昂。大家并不知道,台上身姿利落轻盈的“白娘子”转场间隙在侧幕吸氧、吃药。当她冲回台上,立刻又是状态饱满的“白娘子”,和旗鼓相当的“小青”“许仙”一起演出了当天最受期待的一折戏——有“天下第一桥”美誉的《白蛇传·断桥》。

演出谢幕时,激动的观众涌到台前,人群不愿散去。在《断桥》一折里给陈丽俐配戏的小生楼胜说:“我们婺剧,唱功戏要唱得让观众回味,打戏要打到观众心里去。观众来不来,来了坐不坐得住,就看是不是演员在舞台上拼真功夫。”四年前,他参评梅花奖时感言:“我是被全剧团托举到这里的。”现在,陈丽俐“冲梅”的这台折子戏,又一次让观众看到“一个剧团对一个演员的托举”,满台“绿叶”和女主角一起拼出了“真功夫”,这样精神状态昂扬、充满生命能量感的表演现场,是今天的戏曲演出市场迫切需要的。

“摘梅”的传承

这台婺剧折子戏专场,《碧桃花·拷打提牢》《穆桂英·辕门斩子》《白蛇传·水斗断桥》三个折子层次丰富,色彩分明。《拷打提牢》是唱功戏,女主是含冤身陷牢狱的孤女,大段的唱腔倾诉她的不幸命运,是苦情的青衣戏。京剧《辕门斩子》的重头戏在老生,侧重家国大义的伦理,婺剧《辕门斩子》有着活泼闹猛的民间色彩,国事变家事,整出戏的高光落在不受礼法束缚的奇女子穆桂英,草莽姑娘有谋略也有真性情,为救心仪的杨宗保,敢和杨延昭拍桌叫板,更是热情大方地说出:“你不爱他,我爱他。”旦角的表演混合飒爽的刀马旦和明媚俏皮的花旦。《断桥》很多剧种都演,而婺剧的特质在于异常明快的节奏,白蛇、青蛇出场的蛇步妩媚凶狠,有着京昆表演中不具备的邪魅妖气。梅兰芳在1954年对婺剧名家陈美娟说:“你的《断桥》比我好,我不会走蛇步。”这话不完全是谦词。这折戏唱作并重,有“唱死白蛇,做死青蛇,跌死许仙”一说,三个演员的身段变化复杂,武戏结合现代舞,几组造型华丽炫技,需要演员之间默契配合。

三折戏的角色跨度大,表演需要跨不同的旦角行当,更大的难度在于演唱横跨三种婺剧声腔:《拷打提牢》是大量使用中音区的乱弹,《辕门斩子》是调门高亢的徽戏,《断桥》唱段是侧重于低音区的滩簧,在一台演出里唱这三个折子,很挑战演员的嗓音条件。

陈丽俐的表演压力不仅来自于舞台功底技术的要求,更多是因为,这些折子戏凝聚了几代婺剧人的心血。两获梅花奖的著名婺剧演员陈美兰第一次“摘梅”的剧目是《白蛇传》,《拷打提牢》和《辕门斩子》是她获“二度梅”的剧目。过去的20年,她把这些戏亲授给一代接一代的学生。杨霞云在2015年获梅花奖,她的那台折子戏是《水斗断桥》和《辕门斩子》《大破天门阵》。楼胜参评梅花奖,《断桥》也是折子之一。如今陈丽俐站上梅花舞台,正如楼胜的总结,演这些折子戏,就是婺剧传承的汇报。

托举红花的满台绿叶

周六的演出散场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观众一路走一路感叹:“《断桥》能这么好看,不容易!‘白蛇’当然要唱得好,但是许仙和‘青蛇’要搭得好,这戏才立得住。这个团厉害!”比起“评梅”的结果,浙婺这台折子戏引发的更热烈讨论在于一个戏曲院团能拥有这样齐整的风貌,红花绿叶满堂彩。

半个多月前,浙婺副院长黄庆华在宛平剧院后台放出豪言壮语:剧团不能红一两个,红就要红一批人。陈丽俐演出前一天,浙婺的副书记严立新换了种“低调”的表达:我们台上没有“打酱油”演员。只要上台,演员个个有志气、有心气。《拷打提牢》的一对丑角表演一丝不苟,很接地气地演出小人物的温度。《辕门斩子》出场人物众多,配角能不能扛住戏,直接影响整折戏的完成度。杨延昭顽固;焦赞调皮;孟良内敛;佘太君是威严的老祖母,她的慈爱是深沉的;赵德芳有不动声色的王爷气度;就连穆瓜这个穆桂英的小跟班,也是小土匪生动机灵的模样——一眼看去,满台配角鲜明生动,赵德芳和孟良的演员都是新科白玉兰戏剧奖得主,但演员不抢戏不炫技,专注于角色该有的样子。到了《水斗》,满台武戏群演,每个人把每一个技巧动作当作他的人生角色在表演,所有人爆发出势不可挡的精气神。这不是一两个好演员博得几声叫好,而是在剧场里制造出整体的印象,让观众感受到热烈的、热切的生命力。

婺剧这股热腾的生命力,对戏曲、对梅花奖都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