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11岁女儿在英国拉丁舞比赛夺冠,被外籍男老师亲脸颊,引争议
发布时间:2025-05-12 20:37:37 浏览量:6
2025年5月12日,孙俪的11岁女儿的小花在英国国际拉丁舞锦标赛夺冠,这本该是全家欢庆的高光时刻,却因颁奖时男教练的一记亲吻引发全网热议,到底怎么了呢?
监控画面中,一个外籍男老师过来就亲吻了小花的脸颊,而且嘴撅的老高,可以清晰看到当时小花身体本能后仰了一下,而且小花的表情管理也失控了,满脸写着不情愿,她很排斥这种行为。
小花已经11岁,正是对男女性别差异树立边界感和区分性别差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很注重隐私和边界感。
而一旁的孙俪看到这一幕表情也有点惊讶,但孙俪情商很高,并没有当场发作,只是一旁的女助教伸手想拦又尴尬收回。
但外籍男老师并不觉得这个行为有什么不妥,他依旧很开心,兴高采烈的为小花庆祝。
这幕社死现场不仅刺痛了千万父母的心,更撕开了儿童保护与教育边界的深层矛盾,网友的态度也是两极分化。
1、支持者搬出“国际惯例”为教练辩护:“拉丁舞界师生亲吻是庆贺传统,就像足球教练拥抱球员。”
2、反对者翻出心理学研究:儿童对肢体接触的敏感期持续至14岁,教师需主动规避“可能引发误解”的亲密举动。更有网友扒出教练过往视频:他曾在多个场合亲吻学生额头,甚至为男学员整理领结,行为模式具有一致性。
这种争议本质上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缩影。在西方,贴面礼是常见社交礼仪,但在东方语境中,异性师生间的亲密接触极易引发误解。正如儿童心理专家李敏教授指出:
“礼仪应分场合,师生肢体接触必须以孩子舒适为前提。小花的躲避已经传递抗拒信号,成年人应立刻停止动作。”
事件背后,暴露出少儿艺术培训的深层矛盾:拉丁舞、芭蕾等强调肢体表达的艺术形式,往往与“亲密接触”相伴而生。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坦言:“完全禁止肢体互动将摧毁艺术感染力,但教师需接受‘身体安全’专项培训。”
心理学博士李松蔚的观点更令人警醒:“当孩子处于公开领奖等高压情境时,其拒绝能力会因权力不对等而大幅削弱。”这正是为何美国儿科学会特别强调,颁奖环节应避免安排成人单独接触未成年获奖者。而此次事件中,教练作为权威方,其行为可能给孩子传递“被迫接受亲密接触”的错误观念。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其实可以及时和相关部门沟通,类似尴尬也可以很好被避免
1、今后赛后庆贺改为击掌或碰拳;
2、教练需与未成年学员保持单臂距离;
3、增加家长观摩席至3个。
如果家长都保持沉默,那孩子谁来保护?
教育学者王立平强调:“必须建立师生互动‘安全清单’,明确禁止亲吻、搂腰等行为,把身体自主权还给孩子。”目前,英国多家儿童保护机构已将此事列为典型案例,呼吁加强舞蹈、体育等亲密接触类项目的教师培训。
这场风波或许能成为一堂全民性教育课。上海某舞蹈机构已率先推行“透明化教学”:家长可通过监控实时观看课堂,并在更衣室设置双性别督导员。更有儿童权益组织呼吁:“家长需及时与孩子沟通,若她感到不适,应明确向老师表达边界。”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建立清晰的边界意识——这既包括对他人尊重的认知,也包括对自我保护的觉醒。唯有当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将“身体自主权”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孩子心中,类似的“社死现场”才不会重演。毕竟,我们期待的,不仅是舞台上的冠军,更是能在人生道路上勇敢说“不”的强者。
最后再次恭喜小花夺冠,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