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规矩撞上流量密码 侯耀华直播的醒木该拍手机还是舞台
发布时间:2025-05-13 14:00:00 浏览量:3
在短视频盛行、流量至上的当下,传统艺术领域也难以独善其身,相声界的这场风波便是最好的例证。侯耀华在直播间的一番言论,将相声江湖的恩怨情仇再次推到大众眼前,也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在新时代,传统规矩与流量密码该如何抉择,醒木究竟该拍向手机,还是坚守舞台?
侯耀华在直播中对杨议的批评可谓毫不留情,从相声基本功到创作能力,一一数落。他指出杨议贯口生疏,不符合相声行业对基本功的高要求。在传统相声行当中,贯口讲究一气呵成、字正腔圆,是衡量相声演员功底的重要标准。像老一辈艺术家们,为了练好贯口,日夜苦练,方能在舞台上展现出非凡的技艺。侯耀华强调侯门收徒的老规矩,入门要过三关,其中对贯口零失误的要求,体现了传统相声对技艺传承的严谨态度 。而杨议这些年的相声作品数量有限,原创能力不足,这在侯耀华看来,是不符合侯家门徒标准的。
这一指责,也映射出当下相声界拜师功利化的现象。如今,不少年轻演员急于拜师,却忽略了对基本功的打磨,把拜师当作获取资源和成名的捷径。相声行业的传承,本应是技艺与品德的传承,师父倾囊相授,徒弟潜心学习。可现在,一些人只看到师门背后的人脉和流量,却不重视自身艺术素养的提升,这无疑是对传统相声传承规矩的破坏。
直播带货在相声界的盛行,也是侯耀华炮轰的重点。他认为相声演员频繁在直播间喊“老铁666”卖货,与台上说学逗唱的艺术追求背道而驰,直言侯宝林大师若看到弟子卖卫生纸,恐怕会气得摔醒木。的确,当打开短视频平台,众多相声演员都在带货,卖货的热情甚至超过了说相声。有的演员在表演相声时突然插入广告,让观众摸不着头脑,不知这到底是艺术表演还是商业推销。这种现象不仅让传统艺术的尊严受到挑战,也让观众对相声演员的职业形象产生质疑。
监管部门在面对这一现象时也陷入两难。虽然有相关规定要求维护职业形象,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传统相声行业有着自己的行规和传承体系,可在流量和商业利益的冲击下,这些规矩似乎变得越来越模糊。从剧场演出与直播带货的收入对比来看,专业剧场平均观众不到七十人,而直播间在线人数却能轻松破万,剧场一场票钱抵不上演员直播半小时打赏,这巨大的差距让不少演员难以抵挡直播带货的诱惑 。
在这场纷争中,杨议也有着自己的困境。传统曲艺演员在内容创作上容易陷入瓶颈,面对市场的变化,直播带货看似是一条转型自救的道路,却被部分人视为“不务正业”。当“相声演员”与“带货主播”这两个身份碰撞时,艺术价值与商业利益的平衡变得难以把握。杨议强调内心认可拜师即可,无需外界承认,却又在公开场合强调自己是侯宝林徒弟,这种矛盾的行为被质疑是借师门之名引流带货,消费师门情怀。
这场侯耀华与杨议的直播纷争,只是相声圈乱象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传统相声行业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传统规矩在流量密码面前受到冲击,艺术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演员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追求变得混乱。在这个关键节点,相声界需要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找到一条既能传承传统艺术精髓,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道路。醒木是相声表演的重要道具,它曾经在舞台上敲响,传递着相声艺术的魅力。如今,在传统规矩与流量密码的抉择中,醒木究竟该拍向手机,迎合商业潮流,还是坚守舞台,捍卫艺术尊严,这是每一位相声从业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