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舞千年,线绣风华:一场传统刺绣文化的深度解码
发布时间:2025-05-15 13:28:51 浏览量:2
5月13日上午,贵州师范大学李隆虎副教授受邀为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文旅融合赋能贵州民族传统刺绣创新设计与应用”研修班授课。
李隆虎老师从刺绣的起源娓娓道来。这门古老的技艺萌芽于原始纹身习俗,历经岁月淬炼,逐渐演变为服饰上的精美手工艺,将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完美融合。据《尚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章服制度中,便有“衣画而裳绣”的明确规制;周代“绣缋共职”的记载,更印证了刺绣工艺在当时已形成专业分工。
在刺绣图案的演变轨迹中,李老师揭示出文化与艺术的交融脉络。早期刺绣图案多承载着图腾崇拜与祭祀礼仪的神秘意蕴,随着时代发展,生活中的花鸟虫鱼、吉祥文字纷纷跃然“布”上,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愿景的载体。明清时期,刺绣图案雕琢入微,无论是工笔花鸟的栩栩如生,还是人物故事的惟妙惟肖,皆将刺绣艺术推向美学巅峰。
刺绣工艺技法的精妙,堪称东方美学的匠心典范。李老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平针、套针、锁针、打籽针等经典针法进行细致拆解:平针如行云流水,勾勒轮廓精准流畅;套针层层晕染,让色彩过渡自然天成;锁针坚固耐磨,为绣品边缘增添精致铠甲;打籽针以立体颗粒感,赋予图案灵动的层次感。这些看似简单的针法,经匠人巧妙组合,便能在绢帛之上幻化出万千气象。
李隆虎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唤醒了学员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也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每一根丝线、每一针穿梭,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在时代浪潮中,传承与创新中国刺绣工艺,让这门千年技艺焕发新生,正是我们肩负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