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官方媒体严厉指责科技圈乱象,华为的“封闭与垄断”引发热议

更新时间:2024-11-07 18:54  浏览量:82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涌现出了一批处于行业前沿的企业。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国内科技的实力,也增强了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随着持续的投入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将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占据领先地位。

然而,当自信超出合理的范围时,便可能演变为自负。在攀登科技高峰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树立科技自信并激发创新活力,仍然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科技讨论为何会变成网络暴力? 近期,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如丘成桐、何祚庥和孙凝晖等,针对中国科技产业提出了重要见解。何祚庥院士指出,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与美国仍有差距,并强调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丘成桐院士则着重强调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其是应用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孙凝晖院士则倡导产业链的上下游结合封闭与开放的发展模式,以提升整体竞争力。

然而,这些理性的言论一经发表,便遭到了一部分网络声音的误解与攻击。部分人士甚至将这些观点妖魔化,解读为对民族品牌的攻击,完全忽视了院士们关于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客观认知科技差距和多元化开放式发展的积极意义。

以孙院士为例,他在演讲中既肯定了华为的发展模式的优点,也指出了潜在的发展风险,并强调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功不能仅依赖华为一家,而需要更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实现全产业的协同发展。

显然,孙院士对华为的评价并非出于贬低,更谈不上攻击,而其关于产业发展的观点也是合理的。然而,以项立刚、司马南、曹和平等为代表的一些大V,故意删减了孙凝晖的演讲内容,夸大了“华为封闭垄断”的说法,导致了激烈的争议,甚至演变为对中科院院士及整个科学界的网络暴力攻击。

对此现象,澎湃新闻最近发文指出,“科技创新应保持理性与严谨,既不能纵容盲目自信,也不能放任饭圈文化的乱象,大家应学会辨别建设性的批评与非理性的攻击。”

有人认为,几位大V之所以如此愤怒,甚至不惜随意发炮,主要是因为院士们提到了“华为”,并将“封闭与垄断”问题摆在了明面上,这无疑触动了“华为粉丝”的情绪。而随之而来的过激反应也引起了反弹,华为一直回避的封闭与垄断问题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华为的封闭与垄断之声从何而来? 10月22日,华为在“原生鸿蒙之夜暨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HarmonyOS NEXT。这一历时五年打造的“纯血”鸿蒙系统,被认为是华为商业帝国的关键一环。然而,鸿蒙的发布意味着它将不再兼容安卓应用,许多华为终端的应用开发者将被迫转向鸿蒙平台。

早在五年前,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推出鸿蒙,声称这是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旨在为AI时代服务,能够灵活适配不同设备。当时,人们普遍将其视为华为在美国制裁下的自救之举,然而大家对其雄心的低估显而易见。

随着鸿蒙的不断更新,华为逐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2020年,华为效仿苹果推出了鸿蒙“1+8+N”生态战略,旨在以手机为核心,连接PC、平板等多种设备,实现“万物互联”的愿景,构建一个封闭的“智能世界”,这一模式甚至比苹果的封闭系统更为严格。

随着华为在封闭式扩张的步伐加快,业界开始产生担忧:华为可能会进一步扩展至汽车、物联网等商业领域,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可能被鸿蒙覆盖。

如今,这一愿景逐渐成为现实。华为已将触角延伸至汽车行业,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甚至进军ERP市场,显然违背了其不与客户争夺市场的初衷。当华为推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时,有评论称《合作商眼中:华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文章的作者表示,在华为的商业逻辑中,从未有合作共赢的概念,他们的策略是“接近你,学习你,干掉你”。这家公司并没有真正的合作伙伴,而是利用短暂的合作关系后,将其抹杀,最终在某一行业中占据绝对的话语权。

在华为深入各行各业的过程中,其话语权的影响力已经足以改变产业格局。过去几年,华为不断推出鲲鹏和昇腾产业圈。2020年,为了推广鲲鹏,华为直接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构建鲲鹏产业生态,加快数字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加快鲲鹏产业生态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涵盖57项重点任务,几乎囊括了自治区内所有厅办局和城市的业务应用,以实现50-60%的业务系统适配鲲鹏生态的目标。

在湖南,华为借助地方政府制定了排他性的“两芯一生态”政策,业内有传闻称这是为了进一步升级成鹏腾生态,为实现省级政务云市场的独占垄断铺路。

至于昇腾智算中心,华为在全国范围内劝说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了多个中心,覆盖了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这些中心几乎全部使用华为的芯片、框架和模型,华为通过高价出售设备和提供运营服务逐渐获取利益,这已成为业内的公开秘密。然而,由于生态系统的封闭,可用的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极为稀少,用户的迁移成本极高,许多智算中心的使用率很低,甚至处于闲置状态。

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在市场竞争中确实存在利用政商关系进行垄断的趋势。“在国家大力推动国产替代的背景下,华为疑似借助政府关系网,扰乱市场规则,挤压同行的利益。”结合最近信创采购过程中曝光的华为串标和抬价现象,华为的“垄断”问题愈发引发关注。

标签: 华为 垄断 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