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心!重伤瘫痪16年后,舞蹈家刘岩有新身份,曾令张艺谋深感惭愧
更新时间:2024-09-04 02:11 浏览量:142
2008年8月8日,这是一个注定被铭刻在历史中的日子。当鸟巢上空焰火绽放,举国欢腾之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在距离这场盛典咫尺之遥的医院病房里,一位年轻的舞者正默默地流泪。她叫刘岩,原本是这场盛会中万众瞩目的"飞天",却因为一场意外,永远地失去了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机会。
命运似乎和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此之前,她是舞蹈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耀眼夺目。
2006年的春晚舞台,她一袭红衣,舞姿曼妙,惊艳了无数观众。那时的她,风华正茂,前途无量。能够登上春晚的舞台,无疑是对她舞蹈实力的巨大肯定,而这份荣耀背后,是她多年如一日的汗水和努力。
刘岩与舞蹈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她的童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她,自幼便展现出对舞蹈的热爱和天赋。9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开始了专业的舞蹈学习生涯。
在远离家乡的求学路上,她比同龄的孩子付出了更多艰辛。练功房里,日复一日的练习,是她追逐梦想的脚步;舞台上,一次又一次的演出,是她绽放青春的舞台。
2001年,当中国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消息传来时,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而对于刘岩来说,这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梦想着能够站上奥运会的舞台,用舞蹈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之美。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2006年悄然转向。一张与央视春晚导演朗昆牵手逛街的照片,将她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当事人始终否认恋情,但铺天盖地的议论和猜测,还是给刘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质疑和指责,刘岩选择了沉默。她深知,清者自清,与其在流言蜚语中消耗自己,不如用更加努力的训练来证明自己。
2007年,刘岩接到了一个令她兴奋不已的消息:她被选中参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表演。为了能够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盛典中展现出最好的状态,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会彻底改变刘岩的人生轨迹。
2008年7月27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现场,气氛紧张而又热烈。刘岩和往常一样,认真地完成每一个动作。当她站上3米高的移动平台,准备完成"飞天"舞蹈动作时,意外发生了。
由于配合失误,平台提前移动了一秒,刘岩猝不及防,从高空坠落,重重地摔在了坚硬的地板上。那一瞬间,剧烈的疼痛席卷全身,她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呼喊,便失去了意识。
"砰"的一声巨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头一紧。
"快叫救护车!"
"医生!医生!"
慌乱之中,工作人员七手八脚地将刘岩抬上担架,紧急送往医院。
而此时此刻,远在内蒙古的刘岩父母对此还一无所知。他们并不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即将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急诊室的灯,一直亮到深夜。经过六个小时的抢救,刘岩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她却永远地失去了站立的能力。
"瘫痪",这两个字,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是一位正值花样年华的舞者。当医生将这个残酷的事实告诉刘岩时,她的世界瞬间崩塌了。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她喃喃自语,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她无法接受,自己精心呵护了数十年的身体,就这样失去了知觉,再也无法在舞台上尽情舞蹈。
那段时间,刘岩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自责之中。她不愿意见任何人,也不愿意说一句话,只是把自己封闭在黑暗的房间里,任由悲伤吞噬着自己。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
她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自己,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看着女儿如此消沉,刘岩的父母心如刀绞。他们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轮流守候在女儿身边,鼓励她、安慰她。
"孩子,别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都会陪着你一起走下去。"
父母的爱,是刘岩在黑暗中唯一的慰藉。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她要振作起来,为了爱她的人,也为了自己。
而此时,远在鸟巢的张艺谋导演,也始终没有忘记躺在病床上的刘岩。开幕式结束后,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探望,并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在对开幕式的一片赞扬声中,我永远不能忘记你舞动的身影,你是我心中最深沉的痛,也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张艺谋的话,让刘岩深受感动。她意识到,自己虽然失去了在舞台上表演的机会,但她依然可以为舞蹈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她开始尝试着用另一种方式继续自己的舞蹈梦想……
走出伤痛的阴霾并非易事,那是与内心漫长拉扯的过程。家人和朋友的陪伴给了刘岩莫大的支持,张艺谋导演的愧疚与鼓励也成为她前行的动力。但最终支撑她站起来的,还是内心对舞蹈那份纯粹的爱。
"既然双腿无法再舞蹈,那就用手继续。"刘岩暗下决心,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生命的律动。
2009年,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刘岩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一次,她不再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飞天",而是坐在轮椅上,用双手演绎着动人的舞蹈。
央视舞台上,刘岩戴着黑色手套,十指翻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她的眼神坚定而清澈,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即使身体被禁锢,但她的灵魂依然能够自由地舞蹈。
这支特殊的舞蹈,感动了无数观众。人们惊讶于刘岩的坚强和乐观,更为她对舞蹈的执着而动容。
重返舞台的刘岩,并没有止步于此。她深知,自己的人生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她考取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系专业博士研究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舞蹈理论,并专注于手部舞蹈的研究。她要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0年,刘岩加入北京舞蹈学院,成为了一名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她将自己的舞蹈梦想和对艺术的热爱,传递给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学生。
她没有忘记那些和她一样热爱舞蹈的孩子们。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舞蹈教育贡献力量。她还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帮助那些因为身体或经济原因无法实现舞蹈梦想的孩子们。
"我希望能够尽我所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舞蹈的魅力,让舞蹈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刘岩如是说。
从聚光灯下的舞者,到轮椅上的舞者,再到学者、教师、公益人,刘岩不断地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活出了更加精彩的人生。
而命运的考验,远没有结束……
2024年8月31日,上海茉莉花剧场座无虚席,一部名为《生之代价》的话剧上演。这部话剧讲述了两对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以及他们在面对命运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而这部话剧的女主角,正是阔别舞台多年的刘岩。
"我最初接到邀请的时候,是拒绝的。"刘岩坦言,"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演出了,而且这部话剧的题材比较沉重,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
但是,当刘岩仔细阅读剧本后,她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刘岩说,"女主角的经历和心境,与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也曾经迷茫过、绝望过,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人生。"
为了能够演好这个角色,刘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推掉了所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她认真研读剧本,揣摩人物心理,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台词和动作。
"刘岩老师非常敬业,"剧组的工作人员说,"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使只是一句简单的台词,她也要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在排练过程中,刘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身体的原因,她的一些动作无法完成,有些台词也因为情绪激动而难以说出口。
每当这时,导演和剧组的其他演员都会耐心地帮助她,鼓励她。他们一起想办法,调整动作,修改台词,尽最大努力帮助刘岩克服困难。
"我们都被刘岩老师的精神所感动,"一位年轻的演员说,"她教会了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永不放弃。"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排练,《生之代价》终于在万众期待中与观众见面。演出当晚,刘岩坐在轮椅上,用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演技,将女主角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
舞台上的灯光,打在刘岩的脸上,映照出她坚毅的眼神和自信的笑容。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曾经在舞台上摔倒的舞者,而是一位用生命演绎精彩的演员。
从2008到2024,16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曾经的伤痛,已经化作刘岩前行的动力;曾经的迷茫,已经变成她人生的财富。
她不再是那个聚光灯下万众瞩目的"飞天",但她却活成了自己人生的主角。
她用行动证明,即使命运多舛,即使身体残缺,依然可以活出精彩,活出自我。
正如她在一次演讲中所说:
"人生就像一场舞蹈,即使摔倒了,也要优雅地爬起来,继续跳下去。"
刘岩的故事,仍在继续……
信源:
2024-9-1-上观新闻-重伤瘫痪16年后,舞蹈家刘岩在上海有了新角色,“虐心又治愈”
2022-3-19-天津卫视-邀请到舞蹈家刘岩
2016-3-17-中国慈善家杂志-还记得2008奥运会受伤的舞蹈家刘岩吗?她这八年做了什么?
2008-8-12-张艺谋:“刘岩,你是我心中嘴深沉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