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上过脱口秀舞台后,我却更喜欢坐观众席了

更新时间:2025-02-08 22:00  浏览量:2

作为一个多年的脱口秀观众,我一直希望走上台尝试做那个讲的人。2024年10月,随着两档脱口秀综艺节目《喜剧之王单口季》《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同期播出的热潮,我终于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

其实早在2020年,我就一度想尝试上台。彼时脱口秀热度如日中天,综艺节目连连热播,但台上仍然是以北上两城演员为主,广深初露头角,其他地区鲜有知名者。当时我人在广州,蠢蠢欲动,但后来脱口秀行业在公众视野中陷入低谷期,我也就渐渐淡化了登台的冲动。直到两大平台、两大节目掀起2024年夏末热闹的喜剧大潮,我才再次起心动念,想实现几年前的愿望。

此时我人在广西,本地脱口秀市场和土壤都处于初始阶段,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开始从购票平台上找场地和俱乐部,竟然一下子搜到四处场地,对应三家俱乐部!他们都定期举办供老演员磨段子、新演员做尝试的“开放麦”。我大为吃惊,也很高兴,觉得脱口秀又好起来了。

我选择其中一个交通较为方便的场地,去看了两场演出。回去再写稿,向一家俱乐部提交报名信息。主理人看过稿子后,将我拉进“开放麦”成员群。那时,群里只有不到二十个人,一周做两场“开放麦”演出。我第一次参与那天,共有十人接龙,除去一位主持人,还有九位演出者。和我做观众去看的场次比,算是人丁兴旺。

和众多演员一样,我首次上台的稿子像一篇自我介绍。其中有一些俏皮话,但谈不上多有梗;调侃了自己的现状,却与当下观众期待的犀利输出沾不上边;音色沙哑,吐字有些囫囵,显得笨拙。整个过程中,最好的表现是没有卡顿,顺利说完了。

这天演出结束后,俱乐部号召演员们复盘。大家对我的“首秀”评价颇高,说是少有第一次不忘词的,也不紧张,看不出是第一次。被表扬当然非常高兴,但我也知道大家对我的表现有包涵,有拔高。而且我发现,比起表现好不好,我更在意的是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在台上讲话的感觉。这也是后来几次登台中,我反复想感受清楚的事。

按道理,我算得上有个顺利圆满的好开局,通常能够鼓舞出第二次、第三次。但当新一周来临,俱乐部主理人发起新的报名接龙时,我陷入犹豫和抗拒中。并不是因为社交恐惧,也不是怕做不好,而是对登台表达本身感到巨大的压力。然而我不愿意刚开始就放弃,于是怀揣着突破自我的愿望,我继续上台。

我每次都用不同的稿子,每次都能顺利讲完。但也就是讲完而已,脱口秀表演中需要的“演”,我几乎没有做,也难以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为此,我陷入困惑,既怀疑自己不适合在台上,又担心自己是畏难、退缩,开始纠结应不应该继续向前。

2024年11月,一位在脱口秀综艺节目中获得好成绩的四川选手巡演到广西,我立即去看了。那是一场酣畅淋漓、高潮迭起的一流专场。她对脱口秀的热爱,对表达和表演的渴望,在这场演出中真实而热切地朝观众们扑来。我坐在观众席上,全程被她感染,心绪和思考时刻被牵动,观演的沉浸感和满足感无可比拟。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喜剧是奉献自我的艺术。

这个时代,脱口秀从线下走到线上,脱口秀演员从草根变成大明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娱乐圈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对“上台”的想象必然含有对光鲜和名利的憧憬。内心膨胀时,也曾幻想过把这条路变成未来事业之路,思考过道听途说的困难、曲折、煎熬、障碍……但当真正面对过观众,感受过行业一角的气息,才发现,所有能持续下去的创作,都关乎自己,一切美好想象也都是虚妄,只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够成为持久动力,创造打动得了他人的作品和表演。这位四川脱口秀演员让我看到的,正是这些体会的具象化。

看完这场之后好几天,我常常想起她的演出。由她的创作想到自己的创作,心静下来之后也明白了,纵使我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适应上台,甚至越做越好,但那终究不是我真心喜欢的创作方式。而比起做台上的表达者,我更享受在观众席上倾听、被感染,做一个被交流的对象,于是我决定中止参加“开放麦”。

退回观众席之后,我整个人都轻松了。2024年12月,群里人数已经达到我入群时的两倍,每一场演出都不缺报名者。在旁观的过程中,我不禁感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开放麦”的舞台上容纳过太多像我这样的尝试者,我并不特别。真正特别的,是那些留下,甚至终有一天被大众认识的人。他们是稀少的,也是和脱口秀真正达成了相互成就的人。

群里有一位姑娘,就是这样的人。她初登台比我早一个月,每一场“开放麦”都去,不放过任何一次上台练习的机会,不断磨练调整自己的段子,慢慢形成自己的节奏和台风。这样讲三个月之后,主理人就邀请她参加俱乐部常规的周末商演了。从此,她就算是一个真正的脱口秀演员了。

2024年12月下旬,在一场由我们俱乐部邀请主办的个人专场上,她还担任了开场演员。那天,我不认识主咖,但为她出了一趟门。散场后一起走,我问她是不是很享受舞台,她想了想,回答,“我有很多想说的话,想出来玩,更想出去玩!”

从她明亮喜悦的眼睛里,我可以确信,这是她的真心话。她就是喜欢,就是享受,就是把这当成玩。一切能持久进行的创作,都关乎自我。这点,在作为新人的她和四川那位一流脱口秀演员身上,有一样的呈现。

那天,我也真正敢肯定地告诉自己,你并没有畏难、退缩。而是在勇敢尝试、达成心愿之后,识别出了自己真正的意愿,并做出选择。

转眼,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报过名。放下关于上台的想象和负担感,跳出台上人的感觉,重新回到观众的视角里,我感觉自己真的找到了更纯粹的、做观众的乐趣。或许就像《好东西》里女主角的女儿一样,坐在台下鼓掌,是一件我既擅长又喜欢的事。那么,我就应该心安理得、舒舒服服地做观众。

(作者为零售行业从业者)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山月

责编 温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