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树下机器人热舞,杭州这所高中的一幕火出圈
更新时间:2025-03-31 08:52 浏览量:6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郑旭华 吴浩
最近,不少中考生来到杭州市源清中学参加体育中考,一场考试下来,不仅收获了满分,还被超美的樱花震撼到。在社交平台上,考生们纷纷曝出美图:“实名羡慕每一位来源清考试的同学,樱花真的超漂亮!”
源清中学的樱花美景出圈了。几阵春雨,落英缤纷的春日限定,变成了纷纷扬扬的“花瓣雨”。浪漫到极致的源清中学,就在上周日迎来了校园文化节。
源清中学落英缤纷
校园溪水岸边,一个个颇具传统韵味的文创摊位前,挤满了一张张青春笑脸;樱花树下,机器人与机器狗劲歌热舞,这一幕被一台台相机、手机拍摄、记录。
这一刻,诗意与科技,在源清中学的樱花树下融合、碰撞。
机器人在樱花树下与人们互动
近400份投稿,尽显少年与诗意
前段时间,源清中学向杭城中小学生发出征集令,邀请少年们以落樱为笺,以墨香为引,来一场春日浪漫的诗意之约。
才华横溢的学子们,纷纷落笔创作。经过前期征集,共收到了来自杭州锦绣中学、养正中学、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杭州风华中学等学校同学们的近400件作品,少年们一起谱写了动人的春日诗篇。
源清中学诗词展示
王纯丛是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初一语文老师,这次班级里有不少参与诗词创作的同学来到了现场。
“两个班有十多个同学参加投稿,刚刚看到了公布的作品墙,有5位同学入围了。”让王老师更惊喜的是,这次以樱花为主题的诗词创作,让她看到了同学们成长的一面,“他们通过樱花,写出了对生命的感悟,樱花一瞬里,有对生命短暂的感伤,更有要惜时的高深立意。”
在王老师看来,创作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兴趣。像源清中学这样的活动就很好。
樱花团扇制作现场围满了人
当天,她看到不少女生都是穿着汉服来到现场,更有穿越古今的体验感。
来自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701班的吴周阳,一身汉服长裙,她兴奋地发现,自己的作品《樱绽》在展示墙上公布。
吴同学看着温柔腼腆,诗词的字里行间却充满着力量,她写到——
生命似一场磅礴的独舞,
在盛放与凋零间踱步。
我们皆为时光的歌者,
以刹那芳华,颂永恒之意。
吴同学说,这首词差不多写了两个小时。这一次,她是和几位热爱诗词的好朋友一起前来。“我们平时就比较喜欢写诗,有这样的活动就更有创作的劲头了。”
集章现场
寻宝地图里,有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话
这次源清中学的校园文化节,以《诗意春天 樱约源清 智启新篇》为主题,活动当天,校园就成了一张樱花寻宝地图。
校园摊位分布图
一条流水潺潺的小溪,溪面上流水落花,乘风而动;小溪两边高大的樱花树已经长出嫩叶,未被春雨打落的樱花,零星点缀其中。融合了传统雅韵的文创摊位,就摆在樱花树下。当穿着校服、汉服的轻扬身影与樱花同框,仿佛看见《簪花仕女图》中的盛唐风华穿越时空,与现代少年们相遇。
同学们穿上汉服留影
为了让同学们能沉浸式游园,源清中学精心策划了11个体验区,同学们可以亲手制作古风樱花书签,让一瓣春色永驻书页;亦可穿针引线缝制樱花香囊,以药香浸润古典雅趣;或提笔点染素面团扇,将“樱花吹雪”的意境凝于方寸之间。
尝试团扇制作
站在樱花树下,樱花不仅是春的信使,也是文明传承的载体——看到的不只是枝头绽放的粉色云霞,更是一卷穿越千年的文化长轴。
樱花树下穿上汉服拍照
要说当天樱花树下的顶流,当属一位机器人与一只机器狗,它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挤满了人群。
“能握握手吗?”
“我想听七里香。”
两足机器人握手、招手,仿佛热情的主人,招呼着往来的客人;四足机器狗翻身、跳跃, 像一只活灵活现的可爱萌宠,引起人群中阵阵笑声。“没想到机器人已经这么智能,这是第一次亲眼所见,太惊喜了。”家长张先生说,自己本来是带着孩子来感受高中校园的,自己也被震撼到了。
机器人吸引了很多围观者
这场校园文化节,也展现了一场传统雅致与现代智慧科技的诗意交融。
樱花机器人展示
在“樱花3D打印体验区”,同学们可以利用建模软件设计樱花图案,目睹精密机械将数字创意转化为触手可及的艺术品,在文明传承中感受创新的脉动;当《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化作今日校园的樱花胜景,当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遇见AI生成的数字诗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话,正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新的生机。
通过诗词创作、文化工坊、科技交互等多元形式,少年们诗词创作、探索科技赋能的热情被激发。
有声邮筒
让青少年成为“数字时代的文化摆渡人”
学校的活动,同学们就成了志愿者,既要招呼客人,也要展示学校的特色。在校园文化节活动上,源清中学的同学们,也得到了前来参观的家长和学弟学妹们的点赞。
体验传统韵味
初二的曾同学来自杭州市启航中学,她和同学当天相约来到这里。
“源清是梦想中的高中,所以想来学校看一看。”曾同学参观后,发现学校环境特别好。这一点,旁边几位家长也连连肯定:“简直就是就家门口的高中,而且没想到面积这么大,里面有树有水,环境太美了。关键市中心上学方便,家长省事。”
在体验摊位,几位初中生好奇地穿起汉服,志愿者们赶紧来帮他们穿衣、梳头,整理好造型后,又是递扇子,又是拍照送拍立得相片,为的就是让他们能有更好地体验。
汉服体验
一番感受下来,初中的弟弟妹妹们感叹,源清的学长学姐们太热情了,这所学校肯定很温暖。
在游园活动结束后,学校也呈现了一台精心策划的颁奖典礼。容纳800人的多功能厅里,座无虚席。通过民乐演奏《赶花会》、诗歌朗诵《樱花颂》、舞蹈表演《汉庭乐舞》、歌曲表演《问春》、街舞表演《BLOSSOM》……一个个节目里,展示了源清学子的多才多艺。
源清中学的同学们表演街舞
源清中学党委书记陈孝举说,教育部的“十四五”教育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我们始终坚信,只有当莘莘学子既能挥毫写下‘樱花红陌上’的意境,又能编程设计出‘落英缤纷’的动态特效;既能品读‘夜静春山空’的禅意,又能用传感器捕捉樱花飘落的轨迹——这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陈书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让知识回归生活。当他们捧着自制的樱花香囊,细嗅春芳时,触摸的是《本草纲目》中的草木智慧;当他们在3D建模中重构樱花形态,实践的是《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的造物哲学。这种浸润式体验,远比课本上的文字更鲜活生动。“我们以樱花为笺,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教育的豪迈宣言。”
源清中学书记陈孝举
此次活动,儿童文学作家、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马丽飞;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诗教部部长、浙江诗词大会评委沈利斌等专家,莅临现场见证了本次活动的盛况,沈老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了关于诗歌创作的微讲座。
源清中学校园一景
源清中学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成为“数字时代的文化摆渡人”,让诗意栖息在科技枝头,让创新扎根于文化沃土,共同谱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诗行。
图片由学校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