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AI”上广西三月三 玩转最炫民族风

更新时间:2025-03-31 10:10  浏览量:4

人民网南宁3月31日电 (冯肖慧)3月31日,在广西南宁民歌湖,各族群众身着各色民族服饰欢聚一堂,载歌载舞,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暨全国“四季村歌”活动在这里拉开序幕。

唱山歌、抛绣球、打铜鼓、跳竹竿舞……“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便会在八桂大地精彩上演。当广西三月三遇上AI,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以下是一组由AI辅助生成的海报,带你开启广西三月三最炫民族风。

广西素有“歌海”美誉,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一首首民歌跨越山海,将各族人民的心与情紧紧相连。今年“三月三”期间,广西将举办国际民歌邀请赛,推出品牌节目《新民歌大会》第三季,打造“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以及“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闭幕式暨“2025大地飞歌”等,集合国内外优秀歌手、乐队,让全国游客多层次多角度感受民歌魅力。同时还将推出“唱着山歌去旅行”旅游线路,让游客深度了解歌仙“刘三姐”故乡的山歌文化,领略“秀甲天下”的广西风光,感受“人在景中走,歌在心中留”的美妙意境。

抛绣球比赛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小小的一个绣球,在壮族人民的手中流传了两千余年。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作战和狩猎当中用青铜铸造的古兵器“飞砣”以甩投,这便是如今抛绣球的雏形。唐代以后,飞砣逐渐发展成手工制作的绣花布囊即现在的绣球,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以娱乐身心,并逐渐发展成为壮族男女青年传情达意的方式。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抛绣球逐渐演变为一项正式的民族体育运动。1986年广西正式设立抛绣球比赛;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广西抛绣球作为表演项目正式亮相。这项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从怡情到竞技,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意义。

竹竿舞是广西三月三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这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的舞蹈,它通过舞蹈者们在竹竿间跳跃、穿梭,带领客人参与其中,不仅具有观赏性,还寓意着祈求丰收、快乐和幸福。在广西当地民族的文化中,竹竿舞是在丰收时节、婚庆、节庆等场合表演的舞蹈,以表达喜悦和祝福之情。如今,竹竿舞已成为广西群众普及度较高的文体活动之一,在各种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舞蹈表演。

千百年来,壮乡人民铸造铜鼓、收藏铜鼓、听铜鼓、打铜鼓,让铜鼓文化在广西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活态传承。每当春节、“三月三”等重要传统节日来临,当地村民就会击打铜鼓,表达庆贺或悼念之情。

今年“三月三”节庆期间,广西将在全区范围内举办“潮动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一系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适合青少年、中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项目比赛和活动,丰富各地“三月三”活动。其中,南宁市各县(市、区)将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踢毽子、竹竿舞、三人板鞋、抛绣球、滚铁环、抓鱼、抓鸡、抓鸭等民族、民俗体育项目比赛和体验活动。

广西三月三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特色美食更是“炫”不停。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十大名小吃”之一,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它用天然植物染料染制,色彩鲜艳、清香软糯,每逢三月初三或清明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寓意人五谷丰登、生活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