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要少运动?医生苦劝:年过60岁,最好减少这4种行为
更新时间:2025-04-03 11:59 浏览量:5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人一上了年纪,最常听到的建议就是:“要多动动,别老坐着。”可真的是这样吗?
有些人退休以后,时间多了,就开始每天晨练、跑步、跳广场舞,甚至有人去健身房撸铁,一天不动就觉得亏了。
但也有人说,年纪大了,骨头脆、心脏弱,还是得少折腾。那到底是多动好,还是少动好?
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点,不是“动”不动的问题,而是“怎么动”、“动多少”的问题。
特别是过了60岁,身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还像年轻时候那样拼命锻炼,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甚至把本来没事的身体练出毛病来。
有些动作看起来轻松,实际上对老年人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
那么,年过60岁,最好减少哪几种行为呢?
很多人一听“久坐伤身”,就吓得不敢坐了,一整天都站着,尤其是退休前干过服务行业的、工地上班的这类人,退休后还保持着“站一整天”的习惯,觉得这样才不“废人”。
但其实,长时间站着,对老年人来说,比坐着更危险。
有一位患者,退休后也不闲着,喜欢在小区门口“执勤”,一站几个小时,慢慢发现小腿总是发胀,脚底像踩钉子一样疼。
到医院检查,发现静脉曲张已经严重到影响血流回心了,这不是个例。
年纪一大,血管壁变薄、弹性差,站得久,血液全沉在下肢,心脏回流变慢,很容易引起静脉压力上升,时间一长,就形成慢性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形成血栓。
而且久站还会压迫膝盖和踝关节,导致关节腔内的压力上升,尤其是软骨已经开始退化的老人,根本承受不了这种负担。
更麻烦的是,很多人久站之后还不做腿部放松,就直接坐下或躺下,这样反而让静脉回流更加困难。
说到底,人至60岁之后,身体最为忌惮的并非活动量少,而是长时间保持“某一种姿势”。
老年人练力量,不是不能,而是不能太频繁,很多人看到年轻人练肌肉,就跟着模仿,买哑铃、练深蹲、做硬拉,每周三四次,还加餐吃高蛋白,结果越练越没精神,有的还频繁感冒、容易疲劳。
为什么?因为60岁以上的人,恢复能力本来就弱,力量训练是“伤”之后再“修复”的过程,恢复时间不够,免疫系统就会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最后“被耗空”。
有一个患者,退休后特别注意肌肉训练,几乎每天在家练哑铃,坚持了一年,结果体检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还伴有慢性疲劳综合征,这种现象在老年人群里并不少见。
研究指出,60岁以上人群在进行中高强度力量训练时,免疫系统的激活水平反而是“压抑”的,尤其是在恢复时间不足48小时的情况下,T细胞活性会下降,增加病毒感染风险。
所以老年人练力量,不能图频率和重量,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恢复”和“营养补充”上。
每次锻炼后必须留出两天以上的恢复时间,营养要以抗氧化和抗炎为主,比如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才能真正起到提高体能的效果,否则就成了“慢性自损”。
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老人一旦养成了某种运动习惯,就只做那一种,比如每天早上固定时间快走五公里,或者每天做五套广场舞动作,从来不变。
表面上看是规律,其实对身体来说,这种“固定化运动”反而是一种新的单一性负荷,很容易让身体陷入一种“机械化适应”状态,失去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有一位患者,退休后特别喜欢在小区快走,每天不管刮风下雨都要走那一条熟悉的路线。
某次赶上亲戚搬家,上楼搬几箱子东西,结果人一下子头晕眼花,差点摔倒。
去医院查,发现平衡系统的神经反馈能力严重退化,心率调节也跟不上突发状况,这就是长期只做固定节奏运动带来的“单向适应”。
年纪大了之后,身体的“多样性刺激”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每天都只走固定路线、只跳一样的舞。
偶尔换个地形,比如走点坡路,练练上台阶,或者在家做一些轻度的身体协调练习,比如左右手同时画不同图形,哪怕是原地转圈几秒钟,都是对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一种“再唤醒”。
还有一种情况特别常见,就是很多人到了60岁以后,把“锻炼”变成了“任务”,哪怕睡不好,哪怕感冒了,哪怕那天特别累,也要“硬撑”着去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有一个患者,睡眠节奏一直不好,退休后下定决心要“翻盘”,结果每天定闹钟五点起床跑步,不管前一天几点睡。
结果不到半年,晚上开始失眠、白天头晕、记忆力变差,查出来是慢性皮质醇升高,属于身体长期应激状态没恢复过来的表现。
其实60岁之后,身体的恢复节奏放慢,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你在疲劳状态下还去强行运动,身体不是变强,而是在拼命动用“生命资本”来应付。
研究指出,老年人如果在心率、血压和体温调节处于异常状态下仍进行高强度运动,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率比正常状态时高。
所以真的别硬撑,运动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让身体更舒服、更平衡,你要是动完以后更累、晚上睡不好,那就说明你做错了。
你看,到了60岁,运动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乱做,该减少的,不是动作的种类,而是那种不顾身体信号、盲目模仿年轻人、把身体逼得太紧的行为。
少一些“做给别人看”的执念,多一点“听自己身体”的智慧,才是真正的保命之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年龄越大越要少运动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老人锻炼的注意事项[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