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AI助力舞蹈艺术教育,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数据产品首次“上市”

更新时间:2025-04-03 14:59  浏览量:1

无论是在全球掀起热潮的游戏《黑悟空·神话》,还是持续破纪录的《哪吒2》,其制作背后都离不开动作捕捉技术,而如今这一技术已经来到了舞蹈艺术教育领域。4月2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数字产品挂牌上市敲钟仪式,《舞蹈动捕捉数据库》成为全国首个高校数据产品,成功登陆上海数据交易所,标志着我国首个舞蹈数据垂直模型正式进入市场化应用阶段。

据介绍,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率先将动作捕捉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舞蹈教育,构建智能化教学体系,并打造全国高校首个“数据驱动、智能评测、个性化反馈”的舞蹈教学平台。该平台已积累4200余份AI评测视频(光学),高质量数据达2171份,总时长超11200分钟;舞蹈剧目注释数据279份,文本总量达390600字。这些数据资产为教学精准化、个性化提供了强力支撑。

作为全国首个进入上海数据交易所的舞蹈数据产品,《舞蹈动捕数据库》为舞蹈产业提供了标准化、体系化的数据支持,推动舞蹈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为文娱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力。基于这一大模型构建的智能编创系统,使AI编舞具备更强的风格识别和动作匹配能力,显著提升舞蹈创作的效率,并推动虚拟排练、数字孪生舞台等技术应用于实际演出。

此外,舞蹈动捕数据库的高精度数据为影视、游戏等行业提供真实细腻的角色动作支持,拓宽了数字内容创作的边界。在智能健身与运动分析领域,该模型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实时分析用户动作,为个性化训练方案提供精准指导,推动体育与健康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同时,学院依托该数据库构建民族民间舞蹈数字档案,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活化,以科技手段拓展传统舞蹈的表现力与传播方式。

上市敲钟的当晚,由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携手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共同精心打造的原创光影舞蹈诗剧《上海之光》,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舞蹈如诗如画勾勒出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卷轴,呈现了上海众多“追光者”的逐梦之旅。这台舞蹈的背后,有动作捕捉技术的最新运用,让AI技术与舞蹈艺术教育完美融合。在AI加持下,舞者的形体动作、肢体语言乃至面部表情,其实都被“数字捕捉”、让数据“起舞”。

据悉,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继续深化“科技+艺术”融合发展,以AI技术赋能舞蹈等表演艺术教育、创作与研究,推动艺术教育迈入数智化变革时代,为行业培养更多具备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