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八位当代成就最突出的书法家,是实至名归还是群魔乱舞?

发布时间:2025-02-26 02:25:00  浏览量:29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范景中编了一本《当代书法八人集》,序言中说他经过反复遴选与鉴别,认为当代书坛创作最活跃,成就最突出,影响力最大的书法家有八个人,下面一一介绍。

魏启后,山东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魏启后的书法注重笔势势,强化了用笔的节奏感,并以笔势生结构,使结构本身也生发出舞蹈性的旋律之美。读魏启后书法有与之蹁跹的感觉。

书法是形势合一的艺术,有两个词特别关键,因势赋形跟因形赋势。一般人书写都是因形赋势,好比开车,顺着既定路线走。但是当车速过快以后,你会发现这时候的行进路线不完全受控制,车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稍微动下方向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行走轨迹,这叫因势赋形。

魏启后书法有些笔画过于程式化,如撇笔,竖弯钩,一幅作品中往往反复出现,给人雷同之感。

邱振中,江西南昌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书法理论上成就卓著,书作创作争议很大。有人说他的书法很蹩脚,有人说看了感动到哭。

邱振中的书法,草书为主,他非常注重笔画的内部运动,以及线条的运动感,因此他的笔画比较复杂。

它的传统书法,可能动作过多,导致流畅感不够,此外用笔过实,不透气,缺乏虚实之妙。

王冬龄,江苏如东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以草书名世,笔画流畅,干净,竖弯钩以及走之底的末笔大幅度上挑,是其书法上的一个特征。

王冬龄的草书有草书的流畅感,但是缺少连绵,字字独立,且字结构多成团形,呈闭合之势,这一点可能会影响行气的舒展。关于王冬龄草书的问题,上篇文章说多有论及,这里不再重复。

孙伯翔,天津人,以魏碑名世。孙伯翔的书法强于笔力,笔画坚实,有入木之感。

他的碑楷,用笔方法有人称赞,说是用笔如刀,有人反对,说他描头画角,以笔摹刀。

从效果上看,孙伯翔的魏楷笔画像石块一样,有厚度,有力度,写出了魏碑粗朴,刚猛,坚硬的气象,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虽然我不得意他的写法,但是不得不服他呈现出来效果。

看多了会发现,他的字缺少文化意蕴,格调上差一些,缺少文人雅韵。可能跟个人修养有关。

王镛,北京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镛的书法用笔朴素,结构宽阔,线条质感苍涩与灵动兼具,非常有味道,耐品味。

据说王镛喜欢用小笔写大字,这跟传统书写方式不合,传统书写强调用锋,就是笔尖,他用小笔写大字,侧重于用笔腹,笔根,这无可厚非。但是往往会由于压笔过狠,线条会呈现出声嘶力竭的状态。

看他近年来的一些作品,感觉用墨上过于干枯,有贫血之感。书法如人,肤色以润为佳。

沃兴华,上海人,书法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沃兴华的书法实践,当的起丑书大师的名号,确实挺丑的,当然了,丑不代表不好,美也不代表好。外形不能决定品质。

沃兴华的书法强调形式构成,即注重各种对比关系的统一,他的书法对比元素多,对比关系强烈,碑帖并置,大小悬殊,润燥相兼,等大幅度的差异并置,给人以夸张混乱之感,看了让人烦躁。

反正挺丑的,如果跟徐生翁的比,丑有一拼,味道要差很多。

石开,福建人,曾任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我认为石开是一个聪明人,他的书法技术我感觉很薄弱,线条的力度,质感,以及自由运动的动感,并没有很好的表现,但是他把握住了书法的内涵与本质,书法以精神以意蕴为上,这是书法审美的核心。他的书法作品中透露出对古代书法的深刻理解,在书法创作中追求含蕴,意境,这是石开书法的价值所在。

沈鹏,江苏江阴人,曾任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以草书名世,用笔上不激不厉,温润儒雅,结构安排上,正侧穿插避让开合等技法丰富且适度,单字用笔讲究呼应,多左环右抱之势,整体一派谦谦君子之风。

有人批评沈鹏书法,说的很有意思,沈鹏写字像溜西瓜皮,溜到哪算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