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震动,3名舞蹈协会系统人员被查,其一人是驻会副主席罗斌
更新时间:2025-04-04 23:13 浏览量:3
文/编辑|芦声笛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诗里的“断魂”本是思念先人的愁绪,但如今却让人联想到另一层深意——政治清明,才能让老百姓“不愁魂”。
本是放假扫墓祭祖、踏青迎春的日子,但中央纪委的同志可没闲着,就在今天晚上21:16分,接连发出2则通报让文艺界炸了锅: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与他一同落马的,还有协会主席冯双白和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艺术交流处副处长韦立。国家反腐的“铁扫帚”,终究扫到了聚光灯下的舞台中央。
公开信息显示,罗斌,1963年生于北京,打小练中国舞,骨子里透着文艺范儿。1986年从北大分校中文系毕业,一头扎进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十年后拿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硕士,成了圈里少有的“跨界学者”。
这学历放现在也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更别说当年——他一路从研究员干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舞蹈系主任,头顶“舞蹈文化人类学专家”“傩舞研究权威”的光环,论文专著一箩筐,连央视舞蹈大赛的总撰稿都找他。
履历越光鲜,越让人琢磨:这“学术大牛”咋就栽了?细看他的任职轨迹,2000年后,他逐渐从学术转向权力核心。
2015年当选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成了行业“掌门人”,手握考级认证、师资培训、赛事评审等大权。问题或许就出在这儿——2023年有群众实名举报,中国舞协与北京舞蹈学院在全国搞虚假师资认证,伪造数十万张教师资格证,勾结培训机构“捞黑钱”,导致上千名学舞的孩子重度残疾,但结果不了了之。罗斌作为一把手,难辞其咎。
更讽刺的是,他早年论文里还大谈“中国古典舞的‘和’品格”,强调艺术要“融汇传统文化精髓”。结果呢?自己却把“和”字掰成了“利”字,把舞蹈考级变成一门生意,把孩子的健康踩在脚下。
值得一提的是罗斌被查的同日,中国舞协主席冯双白也落了马。这位曾编剧《金陵十三钗》的“文艺大咖”,履历同样漂亮: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政协委员、国际舞蹈论坛常客……可光鲜背后,他与罗斌“搭档”多年,一个掌权、一个掌名,把协会变成了“名利场”。还有一位被查的是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艺术交流处副处长韦立,三人同系统同日被查,可见系统塌方式腐败的严重性。
再看看调查的主管部门,这次调查由中央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安徽省马鞍山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牵头,看似跨省办案,实则剑指“行业性腐败”——舞蹈考级乱象早已不是一地之疾。北京、上海、广州等艺术教育重镇,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家长挤破头送孩子学舞,却不知某些“金牌教师”连教师资格证都是假的。
中央纪委的通报虽简短,但字字如刀:“严重违纪违法”背后,小编推测至少藏着三重罪:
权钱交易:利用考级认证、赛事评审等职权收受贿赂,为培训机构开绿灯; 玩忽职守:纵容伪造教师资格证,导致教学事故频发,未成年人权益受损; 行业垄断:通过制定教材、捆绑合作等方式排挤竞争对手,形成利益闭环。故事说到这里,不由让人惊叹:这哪是舞蹈协会,简直是“捞钱协会”!话糙理不糙。国家三令五申整治校外培训,可某些人却把政策当耳旁风,把孩子的未来当筹码。如今被查,可以说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
清明时节,老百姓扫的是墓,盼的是“清朗明净”,但更判的是扫除这些领着高官俸禄的贪官污吏。罗斌们的落马,撕开了文艺界“表面光鲜”的遮羞布,也给了所有人一记警钟——艺术不是权力的遮阳伞,更不是腐败的挡箭牌!
国家反腐的拳头,从官场打到国企,从医疗打到教育,如今又砸向文艺界。这信号再明白不过:甭管你多有名、多有才,只要伸手,必被捉!老百姓拍手称快的同时,更盼着这股“清明之风”吹得更猛些,把那些藏在舞台背后的“蛀虫”全扫干净。
毕竟,孩子的腰杆折了能治,社会的脊梁弯了,可就难了!
(本文重在倡导反腐正能量,重申国家反腐之决心,增强人们之信心,不针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写作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具体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请读者理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