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告父母:做“晨练”期间,这4个危险行为别做,建议放心上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0 浏览量:2
文 | 说一说健康
编辑 | 说一说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晨练”!这股热情,堪比双十一抢购!但你知道吗?如果晨练方式不对,运动不但不能养生,反而可能“养伤”!
尤其是下面这4个危险行为,咱爸妈一不小心就容易踩坑!今天咱就来聊聊:晨练图健康,千万别练出“病”来!
有些爸妈比闹钟还准,凌晨四五点就出门晨练。他们的口号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但你知道空气最脏的时间是哪会儿吗?就是清晨,特别是五六点钟这会儿!
因为夜间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车少风小,空气不流通,污染物沉在地面。你爸妈一边吸着“毒气”,一边跑步锻炼,真不是“养生”,是“养尘”!
而且早晨气温低,血管收缩,本就有三高的人,容易出现心梗、脑卒中。所以啊,别让爸妈一睁眼就冲出门,建议晨练时间安排在早上7点以后,太阳出来再说!
有些人追求“空腹燃脂”,信誓旦旦地说能减肥。但对中老年人来说,空腹运动=拿命换脂肪!
早晨血糖本来就低,空腹一跑步,血糖“咔嚓”一掉,人直接“啪叽”一倒!
尤其是有糖尿病或低血糖倾向的朋友,空腹锻炼简直是“自寻短见”。
那该咋办呢?很简单,晨练前可以吃点小东西垫垫底儿,比如半根香蕉、一小块面包。不求吃撑,但求不晕!
你见过大爷快走像小跑,阿姨跳广场舞跟蹦迪似的吗?那气势,远看像奥运会预赛现场!
但问题是:你60岁的身体,偏要干30岁的活儿,合适吗?
早晨起床后,人体的心率、血压、关节润滑都没“上线”,这时候猛地来一段高强度锻炼,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关节拉伤或肌肉撕裂。
所以啊,晨练要“慢热”!先热身5-10分钟,舒展筋骨,再慢慢进入状态。别一上来就“冲刺”,咱爸妈不是运动员,健康第一才是真!
有些叔叔阿姨,一到春天就按捺不住:短袖短裤一上身,风一吹,那叫一个“透心凉”!
但你知道吗?早春早晨的温度说变就变,体温调节能力本就不如年轻人的老年人,稍一着凉就感冒。
而且,寒冷还会引起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增加心梗风险!所以,晨练穿衣服,宁可多点,不能少!穿得像个“洋葱”,热了再一层层脱,才是正解!
别急,贴心小编这就给你支招!
晨练时间别太早,最好等到七点以后再出门。太阳晒屁股了,空气质量才靠谱!
吃点小东西再锻炼,别空着肚子跑步。半根香蕉、一口牛奶,能量不够容易中招!
锻炼强度要适中,别冲得跟小伙子似的。慢走、太极、广场舞,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穿衣别嫌多,别为了“美”冻出毛病来。春寒料峭,可别被“温柔陷阱”套路了!
有些人晨练完,汗都没擦干,就骑电动车回家吹风。结果刚锻炼完的身体,直接被风一吹,“感冒套餐”立刻上桌!
运动后要做放松拉伸,回家别急着洗澡,先休息十来分钟!尤其是冷水澡,别碰!你不是“冰桶挑战”选手!
而且,晨练别一个人去!有个伴儿,万一有事也有人帮忙,安全第一!
当然可以!但得注意方式方法。
比如有高血压的,晨练前最好测个血压,如果高得离谱,那就别练了,先稳住!
有骨关节炎的,别做剧烈的上下台阶、深蹲动作,咱们目标是“动起来”,不是“伤起来”。
一切动作以“舒服”为标准,疼了、累了就歇,别硬撑!
别急,小编给你“划重点”啦!
想锻炼心肺的,可以选择快走、慢跑、骑车。想锻炼柔韧性的,太极、广场舞、八段锦都很棒!
别觉得这些运动“老气横秋”,中老年人最适合的锻炼方式,往往就是这些“看起来不激烈”的项目。
你练得舒服、坚持得住,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很多爸妈早起晨练,是想“活得健康、活得久”。但要记住,锻炼不是拼命三郎的表演,而是科学生活的必修课。
练得对,是保命;练不对,可能要命!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一定要转给你爸妈看看!让他们知道,锻炼也有“坑”,避开才是真的“养生王者”!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国家气象局:《晨练时间与空气质量关系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