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致远学校情景朗诵节目《春天不是读书天》登上省级舞台
更新时间:2025-04-23 20:51 浏览量:5
听忧乐苑石碑上的千年沉吟,观雷锋林年轮中的奉献星光,品渠首园流水里的知行哲学,让创新坊的问号,都长出腾飞的翅膀……
4月20日上午,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读给春天——河南教师读书会世界读书日”活动中,邓州市致远学校师生发出这样的深情呼吁。
这个情景朗诵节目《春天不是读书天》,以陶行知诗句为引,巧妙串联《论语·侍坐》哲思与当代校园场景,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活即教育”的深度对话。这生动的表达方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声声赞誉。
其实,这只是致远学校德育工作的日常。
2024年,学校增设多个德育景观。校园内的雷锋林、渠首园、忧乐苑、创新坊及典藏厅等景观,都成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这些景观不仅具有独特的视觉呈现,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雷锋林塑像高耸,翠竹葱茏,传递着雷锋奉献精神;渠首园山色清翠,绿水环绕,展现着渠首担当;忧乐苑往圣先贤,泮水鳌桥,传承着家国情怀;创新坊两弹元勋,神舟火箭,彰显着创新进取;典藏厅展示着适合教育的五育并举,记录着学校发展的风雨历程。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有故事,使学生在校园中处处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展开剩余29%据节目创作者说,她写剧本时,先回忆了学校开展过的活动。像“去听忧乐苑石碑上的千年沉吟,去观雷锋林年轮中的奉献星光,去品渠首园流水里的知行哲学,去让创新坊的问号都长出腾飞的翅膀"这样的台词,灵感都源于学生日常的活动片段,而背景中所用的素材都是之前的活动存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德育从说教走向具象,当景观从静态转为互动,教育便真正实现了"如盐入水"的境界。
期待校园内这些承载着文化基因的德育景观,能持续焕发教育生命力,在四季轮回中滋养更多向阳生长的生命,让每个孩子在移步换景间,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