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钰亮:以墨耕耘一方水土
发布时间:2025-07-14 20:30:00 浏览量:2
冯钰亮:现居泰州。2017年考入鲁东大学美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22~2025年硕士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美术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山水画创作研究),师从雷晓辉教授。其作品关注与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等话题,并探索中国山水画在传统技法、理念上的继承与革新。
笔墨生涯,常始于童稚涂鸦时无端的欢喜。
这份源自心底的热爱,让我自鲁东对丹青世界的初窥门径,再负笈西行,于坐落古都长安的西美开启硕士阶段对山水画的深耕。
在对中国山水画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探究中,我先将目光着力于传统,并且机缘巧合跟随张谷旻教授研学、写生。
在他教导下,我不仅对传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并于写生实践中学会了借景、造境及筛景等方法,同时对如何从“师古人,师造化”过渡到“师心源”有了直观感受,将传统山水画的技法与精神作为发展的基石。
然困于传统,创作受限一直困扰着我。
但在导师雷晓辉教授的悉心点拨下,激发了我对山水画创作新的探索与表达。
他从实践与发展的角度剖析出激发创作灵感便是强调主体意识,鼓励创作者突破定式,以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形式,将中国画中的元素、技法、材料和形式进行重构,注入对景致的思考与情感,描绘属于自我的格调。
得益于老师们辛勤教导与美院这片沃土,我对创作的灵感有了明确的指向。
除了关注自然与山川,也将视野着力于人文,新旧的更替及静与动的对比,用中国画的语言营造一种脱胎于现实,介于“似与不似”的水墨世界,借“师法自然”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
最后,前路修远,惟愿以笔为杖,叩问传统;以墨为耕,耘一方水土。
国画作品
▲《枕山栖谷》 纸本水墨 2025年 210cm×165cm
▲《枕山栖谷》局部
▲《枕山栖谷》局部
▲《枕山栖谷》局部
▲《枕山栖谷》局部
▲《昂霄耸壑舞霓裳》 纸本水墨 2025年 230cm×122cm
▲《昂霄耸壑舞霓裳》局部
▲《昂霄耸壑舞霓裳》局部
▲《昂霄耸壑舞霓裳》局部
▲《猗梦姑苏云水谣》 纸本水墨 2024年 230cm×122cm
▲《猗梦姑苏云水谣》局部
▲《猗梦姑苏云水谣》局部
▲《猗梦姑苏云水谣》局部
▲《猗梦姑苏云水谣》局部
▲《高林翠阜相回环》 纸本水墨 2024年 180cm×70cm
▲《高林翠阜相回环》局部
▲《高林翠阜相回环》局部
▲《高林翠阜相回环》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