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牛庄小伙:从灶台到央视舞台 用一张馅饼烙出40万粉丝的烟火传奇

发布时间:2025-07-16 04:37:07  浏览量:1

7月14日晚,CCTV2《回家吃饭》的厨房里,海城牛庄小伙冯勃淞正拿着签子麻利地拌着老式辣串——红油裹着芝麻,酸甜辣鲜在瓷碗里碰撞,屏幕外的观众隔着镜头都能闻到那股勾人的烟火气。而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二次征服央视的镜头。

时间拉回4月的北京演播厅,更让人叫绝的画面至今被观众念叨:冯勃淞手里的面团刚擀成巴掌大,转眼就被塞得像个圆鼓鼓的小面包,薄如纸的面皮裹着满满当当的馅料,却不见丝毫破裂。“这就是咱牛庄馅饼的‘小面包大馅’绝活!”他笑着颠了颠饼坯,下锅烙制时,金黄的面皮在鏊子上鼓起小泡,滋滋冒油的声响里,馅料的鲜香顺着热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现场所有人都看直了眼:明明馅多到像要撑破面皮,烙熟后却薄厚均匀,咬开的瞬间汁水“啵”地溅出,肉香混着脆皮的鲜直冲头顶。主持人举着半块馅饼直夸:“这哪是馅饼啊,这是把海城的烟火气全包进去了!”

出生于海城的冯勃淞,守着“牛庄馅饼”的老手艺,却把日子过成了“美食连续剧”。他的店里,除了这口“皮薄馅大、色香味美、鲜嫩多汁”的招牌馅饼,川味砂锅咕嘟着的醇厚汤底、羊汤里飘着的奶白油花,都是熟客们的心头好。但真正让他火出圈的,还是那手“小面包大馅”的绝活儿——别人包馅饼怕露馅,他偏要挑战“馅比皮多”,和面、调馅、以及烙制时对火候的拿捏,全是练了十几年的真功夫。

如今的冯勃淞,早不是只守着灶台的手艺人。小红书、抖音上,他的40万粉丝追着看他揉面、调馅,镜头里他边烙饼边念叨:“面要醒到能弹起来,馅要朝一个方向搅才抱团”;线上课堂里,2000多名来自全国的徒弟跟着他学“小面包大馅”的秘诀,从守正创新到技艺传承,他总说:“老手艺得活起来,才能香遍全国。”

从海城街角的小店到央视的聚光灯下,从一张馅饼到40万粉丝的牵挂,牛庄小伙冯勃淞用最实在的烟火气证明:真正的美味从不用吆喝——毕竟,能让央视主持人连说三句“绝了”的馅饼,能让2000人追着学的手艺,你确定不想点开他的视频账号,跟着学两手?

在海城,“牛庄馅饼”不仅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符号。从海城灶台到央视的舞台,从街头小店到2000余人的传承队伍,牛庄小伙冯勃淞用一张馅饼证明:非遗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它藏在烟火气里,活在坚守中,更亮在年轻人向前走的脚步里。就像他常说的:“咱海城的味道,得让更多人尝到;咱老祖宗的手艺,得一代代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