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当年,3岁意外走红的小神童,曾年入百万养全家,后来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5-07-16 17:48:24  浏览量:1

现在打开短视频,总能刷到各种 “神童”:三岁背古诗、五岁弹钢琴、六岁跳拉丁……

家长们一边羡慕,一边忍不住给自家娃报各种兴趣班,生怕耽误了 “天赋”。

但十几年前,山东淄博有个叫张俊豪的小男孩,用另一种方式火遍全国 ——

三岁靠跳广场舞成了网红,五岁登上春晚,七岁年收入超百万,被网友称为 “广场舞小神童”。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靠扭动小身板就能养活全家的孩子,如今却成了最普通的初中生。

01

广场上的意外走红,三岁娃成了 “顶流”

2013 年的山东淄博,傍晚的广场上总是热闹非凡。

一群大爷大妈随着音乐扭动,人群中间却有个特别显眼的小不点 ——

刚满三岁的张俊豪,正踮着脚尖跟着节奏晃悠,小手甩得有模有样,小屁股扭得比旁边的奶奶还带劲。

原来张俊豪出生后,带他的奶奶是个广场舞爱好者,只要天气好,就推着婴儿车往广场跑。

别的孩子在旁边玩沙子,他却总盯着跳舞的人群发呆,听见音乐就蹬着小腿想下地。

刚学会走路那阵,他干脆挣脱奶奶的手,钻进人群跟着跳,动作虽然稚嫩,踩点却意外地准。

周围的大爷大妈都爱逗这个小不点,给他拍手叫好。

家人觉得有趣,就把他跳舞的视频随手发到了网上。

没成想,这段视频几天就火了。

视频里的张俊豪,穿着开裆裤,眯着眼睛晃脑袋,跟着《最炫民族风》的节奏手舞足蹈,那股子投入劲儿,让网友们笑称 “比广场舞大妈还专业”。

很快,有人找上门来,邀请他参加山东卫视的《我是大明星》。

第一次上电视,别的小孩见了镜头就哭,张俊豪却一点不怯场。

主持人问他 “紧张吗”,他奶声奶气地说 “不紧张,我跳得好”,说完就跟着音乐跳了起来,逗得评委和观众直笑。

节目播出后,他成了全网皆知的 “广场舞小神童”,商演、综艺邀约像雪片一样飞来。

那时候的张俊豪,确实像个天生的表演者。

他不需要刻意排练,听到音乐就有反应,表情、动作全是即兴发挥,偏偏就是这种原生态的可爱,戳中了大家的笑点。

家长也觉得,孩子有天赋,多露露面是好事,既能锻炼胆量,还能挣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02

从春晚舞台到年入百万

走红后的张俊豪,成了综艺圈的 “香饽饽”。

《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这些王牌节目都找过他,每次出场,总能靠一段即兴广场舞引爆全场。

2015 年,五岁的他甚至收到了春晚的邀请,在全国观众面前表演了一段滑稽又灵动的舞蹈,名气更上一层楼。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经纪公司也找上门来。家长觉得,有专业团队规划总比自己瞎忙活强,就签了约。

从那以后,张俊豪的生活彻底被排满:今天去这个城市录节目,明天到那个地方赶商演,有时候一天要跑两三个场子。

七岁那年,有媒体报道说,张俊豪的年收入已经超过百万。

要知道,他老家淄博的普通家庭,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

靠着这个小不点,家里换了大房子,爸爸也从外地回来,专门陪着他跑行程。

街坊邻居都羡慕:“这孩子真是来报恩的,小小年纪就能养全家。”

但光环背后,问题也慢慢暴露出来。

镜头前的张俊豪,笑容越来越少,有时候被主持人追问,会不耐烦地别过脸;

表演要是没达到预期,甚至会当场摔话筒。

有次录节目,他跳错了动作,下台后就被妈妈批评,镜头拍到他低着头抹眼泪,那股委屈劲儿,完全不像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网友们也开始议论:“这孩子是不是太累了?”“感觉他一点都不开心。”

更有人直言,家长是把孩子当成了摇钱树,根本不管他愿不愿意。

但那时候,全家的生活都围着他转,演出、赚钱成了头等大事,没人停下来想想,这个才七八岁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03

回归校园的平凡少年,成长比名利更重要

上小学后,新的麻烦来了。因为常年在外演出,张俊豪落下了不少功课,课本上的字认不全,数学题也不会做。

更难的是融入集体 —— 别的同学聊动画片、玩游戏,他插不上话;

大家课间跳皮筋,他因为总被妈妈叮嘱 “别磕着碰着”,只能站在旁边看。

时间久了,他越来越沉默,甚至说 “不想上学”。

有一次,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说张俊豪在课堂上一直发呆,问他怎么了,他小声说 “我想回家睡觉”。

这句话像警钟一样敲醒了父母:孩子才这么小,怎么就活得这么累?

他们看着儿子眼下的黑眼圈,想起他偶尔说 “不想跳舞了”,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做错了。

从那以后,家长开始推掉大部分工作,让张俊豪专心上学。

刚开始,他还不太适应,上课坐不住,写作业磨磨蹭蹭。

老师和家长一起耐心引导,带他跟同学一起玩,陪他补落下的功课。

慢慢的,他脸上的笑容又多了起来,会跟同学分享零食,也会在体育课上疯跑打闹,活成了一个正常的小孩。

如今的张俊豪,已经快 15 岁了,身高超过了妈妈,是个瘦瘦高高的初中生。

他不再出现在电视上,偶尔有同学翻出他小时候的视频,他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周末的时候,他还是喜欢听音乐,但不再是为了表演,只是跟着节奏随便晃晃,就像当年在广场上那样,纯粹为了开心。

有人觉得可惜:“这么好的天赋,不继续发展太浪费了。”

但对张俊豪来说,或许现在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 不用对着镜头强颜欢笑,不用被行程表追着跑。

能坐在教室里听课,能和朋友打打篮球,能像所有同龄人一样,慢慢长大。

其实,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像小时候的张俊豪,对音乐和舞蹈有着天然的敏感。

但成长不是一场急行军,没必要逼着孩子早早站上舞台,更不能把名利当成唯一的目标。

毕竟,比起 “神童” 的标签,比起百万年薪,一个孩子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童年、正常的成长轨迹,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张俊豪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成功,从来不是让孩子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让他有机会慢慢发现自己,成为自己。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