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兰考县 守护千年文脉 激活时代魅力

发布时间:2025-08-14 11:25:49  浏览量:1

当晨曦掠过兰考的田野,那面承载着五百年故事的麒麟锣鼓,又在传习基地响起。兰考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战卫站在晨光里,望着年轻传承人舞动的麟影,轻声说:“这些跳动的文化基因,是兰考最动人的心跳。”

以匠心守护 让151项遗产活在时光里

兰考的非遗图谱,是一部镌刻在指尖与舌尖的文明史诗。151项非遗项目如繁星散落——国家级非遗麒麟舞的刚劲灵动,是跃动的图腾;省级非遗齐氏大刀面的一道道工序,揉进了88岁的光阴故事;许氏屋兽与砖雕里的龙凤呈祥,在青砖上绽放了百年风华。

“守护,要先读懂每一道纹路里的密码。”吴战卫说。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普查队踏遍兰考大地,为每项非遗建立数字档案:从麒麟头扎制的竹篾弧度,到齐氏大刀面22米银丝的韧性,再到许氏砖雕阴刻线条的深浅,都被细细记录。当有“活麒麟”之称的麒麟舞第十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宋长将闪转腾挪的绝技教给第十六代弟子时,传承的链条在时光里发出清脆的响声。

以巧思传播 让文化之花绽放在生活褶皱里

“非遗不该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要让它走进年货大集的烟火氛围中,融入校园课堂的笑声里。”吴战卫的理念,化作了年复一年的热闹场景:春节大集上,麒麟舞与盘鼓的节奏撞响了年味;“桐花颂”活动里,剪纸艺人的剪刀在红纸上开出春天;丰收节的田埂边,泥塑师傅捏出的谷穗还带着泥土温度。

更动人的传播,发生在更远的舞台。麒麟舞的身影跃上央视屏幕,在《中国影像方志》里舒展兰考的筋骨;11项非遗带着黄河的气息,在山东“豫见齐鲁”活动中与齐鲁文化对话;兰考县木刻版画的漏版技艺,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之手重见天日,让明清的色彩在当代绽放。

以创新延续 让古老技艺长出时代新芽

在兰考的古筝工坊里,雕刻师傅的刻刀正与兰考泡桐对话。那些曾见证焦裕禄书记治沙的泡桐,经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精细的打磨,化作了“焦桐”牌古筝的弦音。“这是最动人的传承——让苦难的记忆,开出悦耳的花。”吴战卫说。

这样的创新故事,在兰考处处可见:非遗工坊里,剪纸图案成了文创笔记本上的风景;直播镜头前,打铁花艺人的铁水泼向夜空,化作千万点星火,在抖音上收获众多点赞;“焦裕禄精神+非遗”的旅游线路,让红色基因与非遗技艺在旅程中相遇。

夕阳西下时,传习基地的锣鼓声渐歇。吴战卫望着天边的晚霞,仿佛看见无数非遗故事在暮色里舒展。“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故事继续说下去——说给孩童听,说给岁月听,说给未来听。”

当最后一声麟鼓响过,兰考的文化脉搏,又在新时代的土壤里,跳动出更有力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