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水面,几只疣鼻天鹅在舞蹈 作者:李战军
发布时间:2025-08-26 04:41:02 浏览量:1
洛水刚熨平昨夜的褶皱,晨光就漫过洛浦公园的水面,给平时晨练的人们带来新鲜的气息。此时,不知道从哪里飞来过夜的几只疣鼻天鹅,一起踮着脚掌,踩着淡青色的水的镜面,驮着薄雾缓缓地优哉游哉地戏闹过来——
这是老领导原洛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后来任省环保厅长的王国平先生镜头里出现的画面。
能在洛阳看到这样的疣鼻天鹅,真的很令人振奋。
据说疣鼻天鹅是鸭科天鹅属的大型游禽,分布范围主要在北欧、东欧、西亚及东亚,由于季节的交替,迁徙时也会途经中国的华北、东北等地。近些年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也时常出现。中国境内的这种天鹅,已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王国平先生说,这种天鹅偏好水草丰盛的开阔水域,如湖泊、河流、沼泽等,对水质和栖息地要求比较严苛。它们的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常常通过视觉传递信息。在观赏与科研方面,中国多地动物园已经将其作为珍禽展出,同时也是鸟类迁徙研究的重要对象。
此刻,每一片水面都铺满晨光,而疣鼻天鹅的白,仿佛是比雾更软的云。但见它们一只只全身雪白,头部和颈部可能因含铁水质而染成好看的棕色,不知道它们是在觅食还是在戏耍,头部和颈部时而倒立水中,身姿也随着头部和颈部的起伏在碧波里织着,和清净的水域交替成一幅优美的水粉画。
洛河的水是舒展的蓝绸,疣鼻天鹅红色的喙尖相互交替着轻点水面,鼻端凝着晨霜似的疣粒,它们把颈弯成柔和的弧,时而啄食水下的嫩草,时而静漂着像一枚枚洁白的贝壳,有时候不疾不徐的转身,尤其翅膀展开时更以其优雅的姿态,颈前伸、脚后伸,振翅缓慢有力,每一次俯身,都让涟漪驮着周围的清影轻轻地晃动。
忽然它们一起飞了起来,这是一场慢镜头里的自身舒展。但见它们的颈往前伸着,脚蹼垂在身后,振翅的节奏慢而有力,每一次扇动都带着对天空的敬意。仿佛连风都愿为这姿态放缓脚步,当它们的翅尖掠过水面时,溅起的水珠落在波光里,成了流动的碎钻闪闪发光。
四周特别的安静,就连爱好摄影和晨练的人们,此刻都把目光聚焦在这些疣鼻天鹅的身上,大家一动不动,都怕惊扰了这些白衣访客。太阳升高了它们的影子也越来越鲜亮,似乎能听到它们游水的沙沙声,听到它们与水域的窃窃私语,仿佛那些漾开的涟漪里,藏着它们对水草丰盛和水域的偏爱。
忽然,两只疣鼻天鹅把脖颈弯成两个半圆,凑成一颗心的形状。这或许就是它们最动人的求偶时刻。有人说疣鼻天鹅被视为忠诚与爱情的象征,求偶时的“比心”姿势,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浪漫符号,这种浪漫的文化符号,比任何语言都表现的直白。
但见水波围着这颗组合的“心”轻轻地打转,很快就让人想到了著名的舞蹈《天鹅湖》。不知道《天鹅湖》的舞蹈动作是不是受其天鹅优雅的姿态而启发。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舞曲,却将几种乐器的音色转化为情感符号,通过节奏与和声的戏剧张力,让竖琴的琶音模拟天鹅湖的波光,长笛的跳跃音符勾勒小天鹅的灵动,在弦乐的绵长线条与木管的断奏交织中,通过音乐与舞蹈听觉与视觉的完美同步,使小天鹅的天真形象跃然眼前,不仅象征着爱情战胜邪恶,更是人类追求自由与真爱的隐喻。也让天鹅与水畔的浪漫,成了舞台上不朽的优雅。
有人说在洛阳的孟津湿地,2018 年首次记录到疣鼻天鹅,当时就成为该市的新纪录物种。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孟津湿地为疣鼻天鹅提供了中途停歇的生态空间,不仅是自然生态的重要一环,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例证。近年来,通过地方政府的科学保护与公众参与,这些优雅的水鸟正在为城市湿地带来生机与诗意。
是的,这些疣鼻天鹅从来都不是水域的过客,而是自然生态的一环。它们游过的地方,水草会长得更旺,鱼虾会藏得更欢;停驻的湿地,都会因这抹自然的白增添不少的生机盎然。真的希望这些疣鼻天鹅,不管是意外落单还是有意的想在此定居,都需要人工保护和生态修复,让其形成稳定的种群来不断地光顾和繁育。
疣鼻天鹅游过,水便有了诗的韵律。它们是忠诚的象征,是文化的灵感,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证明。希望当每天的晨光再漫过这里的水面,这一抹温柔的白,仍旧地在碧波里游弋,把日子过成水畔永远的温柔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