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透明”走向舞台中央 早安的反转人生
发布时间:2025-09-01 00:47:14 浏览量:2
他不是聚光灯下的天生主角,也不是注定被选中的天之骄子。从躲在角落不敢举手的内敛男孩,到表演系屡屡落选的普通学生,再到如今拿下说唱三冠王、参加《披荆斩棘2024》成功成团、然后登上音乐剧舞台成为主演,早安(孙旸)走过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破局之路。
“没被选中的孩子”
早安坦言,自己曾是那个“夸奖和批判都落不到”的普通学生,这种长期不被关注的情况曾让他学会用“不要玩具”来换取“懂事”的夸奖,却也一直压抑着内心真实的需求,他后来反思,这种渴望认可却不敢争取的状态,造就了自己“小透明”的内敛性格。
回想起做过的和自己形象最有反差的事情,早安提到了在学校用一只矿泉水瓶当麦克风说唱的经历。当时,他没有太关注同学们的反应,只是很享受自己表演的状态,“这个经历可能为我埋下了最原始的对舞台的渴望”。
成为歌手之后,早安登上过大小舞台,尤其是参加完《披荆斩棘2024》,他慢慢学会说出自己喜欢什么,这份始于自我确认的觉醒让他更加敢于“举手”说出“我想要”,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团队发光比个人闪耀更重要
很多说唱歌手都追求个人锋芒,但早安不是,他更相信团队的力量和价值。篮球时,他是队内的小前锋,负责一往无前地冲杀、得分,但更多时候他更像场上的组织者。“我其实很喜欢传球,我算是一个很喜欢团队配合的人”,这句话也生动诠释了他的竞技哲学——不追求独占光芒,而致力于让整个团队发光。
《披荆斩棘》的竞技舞台上,早安成了团队中的“催化剂”,他善于敏锐察觉每个成员的特长,并通过巧妙地配合将每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在竞演的高压环境中,他主动承担起沟通与凝聚的角色,将不同定位、风格的成员融合成有机整体。正是这种“团队优先”的心态,也让早安从一个习惯沉默的“小透明”,逐渐成长为能够引领团队、驾驭舞台的组织者。
比起大放光芒更希望被了解
2024年,早安成为中国首部说唱音乐剧《东楼》的主演。从说唱竞技场上的三冠王到音乐剧舞台的新人,早安的破圈选择在外人看来“有点冒风险”。但他却认为,说唱不该故步自封,“如果说唱只用来说唱,那说唱真的太不说唱了”。他想带领观众和同行将目光转向剧场,渴望展现一个更立体的音乐人形象——不仅是rapper,更是歌者、演员和创作者。
而早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并非亿万掌声,而是“被一部分人真正了解”,“有人愿意细品我歌词中的真诚与思考”。这种对深度连接的渴望,对他而言远超个人的大放光芒。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胡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