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可以浓缩几句话:都是舞台
发布时间:2025-09-02 05:36:46 浏览量:2
感觉近代中国可以凝练几句话:
1.近代中国命运多舛,清政府闭关锁国拉低生产力,鸦片战争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屈辱由此开始。
2.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实力大增,与清王朝比较已经不在一个层次,发达的帝国与落后的封建农业国,中国技不如人被挨打,不平等条约一个又一个。
3.中国人不屈服于命运安排,开始抗争。清政府也抗争,人民也抗争,但后来发现核心是清政府腐朽无能,抗争的目标是清政府必须尽快下台。这一直到辛亥革命。
4.反帝反封建是一致的命题,所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直到新中国成立,彻底推翻三座大山,这只有毛主席和共产党做到了。
5.因为帝国主义在国内的强大,封建势力强大,苟生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买办军阀势力都在争夺国家控制权,所以城头变换大王旗,好乱的中国,都有后台,其中就有后来祸乱中国的小日本。
6.孙中山先行者,联合袁世凯推翻清政府,但孙中山权力架空,北洋军阀统治国家,依旧无力回天,对内压迫人民,打击革命力量,对外屈服帝国主义。所以,这就是要继续革命,孙中山一直在努力。
7.孙中山不懈奋斗,他看到了世界变化,列宁革命胜利,红色进入中国,所以这个炮声引领了孙中山靠拢苏俄,靠拢共产党,而苏联正在世界扛起红色革命大旗。
8.共同理念,共同目标,聚拢了革命的力量,统一在苏俄旗帜下,国共合作大革命,推翻北洋军阀。所以,近代史上很多人登场了,他们聚拢在孙中山身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其实就是苏联模式。
9.可惜孙中山先生早逝,国民党分裂,左派右派,对共产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相处的模式,北伐失败,开始内部斗争,反动派掌握了大局,挤兑了左派和共产党,彻底撕裂。所以,近现代史,是一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什么呢?核心是理想和信仰。
10.内战开始了,国内乱成一团,各种力量纷纷登场,蒋介石反动派借助北伐军和国共成果黄埔军校力量,逐渐做大,而这些曾经的革命者被引导到了反革命的方向,攘外安内,围追堵截革命的红军,红军长征。
11.日本鬼子利用了内乱,借机挑事侵略中国,而国内主政反动派攘外安内不抵抗,张少帅一枪不发东北丢了,蒋介石政府不抵抗北平天津华北丢了,日本借机做大,肆意妄为。
12.反动派不抗日,老百姓不答应,青年学生革命志士不答应,共产党红军不答应,国民党内部正义人士不答应,抗日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成了民族潮流,这依靠的是纯粹坚定抗日救国的共产党和影响的各种组织力量。
13.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蒋介石不得不随机而动,再不抗日,还会有新的行动,性命不保,这时候他感受到了一种一直努力却得不到的状态,国家人民和各种党派组织认他为王。种豆得瓜,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抗日胜利成就了蒋介石,人生达到顶峰。
14.全民抗战,中国人民不能说怕小日本,只要动员全民族都有力量,可以打败一切外来之敌。可惜,那个时代,缺乏一个坚定有力彻底的抵抗核心,蒋介石左右漂移,缺乏定力和抗日的坚决性,组织领导不力,与日本鬼子正面抵抗接连失败。说抗日但总失败丢失河山,说不抗日却是大会战不少,牺牲很大。
15.共产党和领导的革命力量是抗日中流砥柱,抗日最坚决最彻底,不断取得胜利,打击日寇,收复失地,建立根据地,解放人民。特别是后期,一边正面大溃败,一边敌后收复失地快速发展。
16.抗日胜利,蒋介石达到人生巅峰,可惜视野狭隘,信仰太低,与人民为敌,所以成了人民公敌,发动内战,抚恤侵华日军头子,放走战犯,放弃索赔和驻军,割让外蒙东北,结果失去民心。
历史证明,谁为了人民,就能赢得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