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多维意义

发布时间:2025-09-04 11:28:11  浏览量:2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教授 杨静 讲师 孙祥

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以舞蹈节为载体,有效推动文化传播、弘扬丝路精神,展现开放自信的中国新疆形象,具有多维意义

自2008年起至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已成功举办七届。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以舞蹈节为载体,有效推动文化传播、弘扬丝路精神,展现开放自信的中国新疆形象,具有多维意义。

筑牢共识之基

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突出国际性、艺术性、惠民性,搭建了文化普及、艺术鉴赏的平台,使不同地区的舞蹈艺术精品齐聚一堂绽放光彩,让国际性的文艺活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载体。

从已举办的七届来看,参演作品始终聚焦现实生活、主流价值观念,通过舞蹈语言再现中华经典与社会风貌。如参演作品《张骞》《五星出东方》《老兵故事》,均植根于历史题材,实现文化叙事的深度挖掘与艺术融合的在地化探索。《张骞》以凿空西域的开拓壮举,勾连起中原与新疆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五星出东方》依托千年国宝的岁月传奇,将家国情怀与文化根脉融入舞蹈当中;《老兵故事》通过还原第一代军垦战士无畏拓荒扎根边疆的历史,弘扬兵团精神与胡杨精神。

观演过程中,观众不仅沉醉于舞剧艺术的叙事魅力,更能体会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印记,既能在沉浸式艺术体验中潜移默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能通过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强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夯实发展之路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舞蹈节选定在夏季举办,既能依托旅游旺季的客流优势,吸引各地观众看剧赏景,有效带动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消费,又能为舞蹈作品的创作预留充足空间。

对新疆观众而言,舞蹈节组委会邀请热度较高的当红舞剧赴疆展演,有效解决了因地域受限而带来的观剧不便等困扰。如上海歌舞团《朱鹮》、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只此青绿》、江苏大剧院《红楼梦》、上海歌舞团《永不消逝的电波》、内蒙古艺术剧院《骑兵》、广州歌舞剧院《英歌》、北京歌剧舞剧院《破冰》等优质的舞台艺术精品来到新疆,激发了群众文化消费热情,让观众不用出疆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演出。同时,主办方通过补贴售票的方式,从经济层面降低了观剧成本,让更多群众有机会走进剧场,有助于提升文化惠民的覆盖面与受益面。

此外,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以主会场+分会场的联动形式,将文艺演出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舞台艺术精品与新疆的壮丽景观及浓郁的民俗特色碰撞出独特火花。以舞蹈节为名片的品牌活动,在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同时,提升了新疆文旅知名度与影响力,为经济发展助力。

厚植文化之根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是推动文化润疆、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的有效载体,是展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回顾舞蹈节历程,每一届都会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团体,为各地观众献上了一批风格迥异、形式多样、手法新颖的舞台精品。这些作品中既有展现地方民俗文化的传统舞蹈,也有融合现代手法表现时代风貌的创新之作。

如参演作品《在远方 在这里》,将哈萨克族、锡伯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传统舞蹈语汇进行有机串联,生动讲述了身在他乡的新疆游子对故土的牵挂。广州歌舞剧院舞剧《英歌》,以跨时空的叙事手法,将潮汕地区的民俗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呈现于边疆舞台。值得一提的是,两部佳作的主演佟丽娅、依力凡·吾买尔均为新疆籍舞者。新疆籍舞者不仅能用身体语言讲述家乡故事,还能精准驾驭不同地域的文化题材。这份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表达,正是对中华文化深刻认同的生动体现。

搭建互鉴之桥

舞蹈作为无声的语言与肢体的艺术,是跨文化、跨国际的最佳交流载体。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作为文艺交流平台,在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明互鉴、促进中外友好合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

舞蹈节以较强的影响力吸引了全球多个国家舞团团体参演。参演团体涵盖不同地区的国家院团,参演作品体现出多元的舞蹈风格。如意大利米兰芭蕾舞团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尽显欧洲古典芭蕾的典雅与轻盈;美国何塞·利蒙舞蹈团带来的作品《舞蹈礼赞》,展现了西方现代舞的自由与奔放;吉尔吉斯斯坦国立白鹿舞蹈团的《友谊的彩虹》,洋溢着中亚民族舞蹈的热情与质朴。

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红楼梦》,以芭蕾艺术的表现形式演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体现出中国艺术家对西方艺术形式的吸收借鉴与突破创新,不仅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让全球观众看到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开放态度。舞蹈节以“以舞会友”的方式搭建起文明互鉴的友谊桥梁,各国参演团体以舞蹈传递跨越国界的友谊。

凝聚奋进之力

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的价值既体现在文化传承的延续性,也彰显于人文相通的凝聚力,更凸显着文化大国应有的国际担当。

从历史维度来看,新疆歌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各族人民守望相助、血脉相连的深厚记忆,既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又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成为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

从人文维度来看,舞蹈节以艺术交流的形式,让世界各地文化汇聚一堂。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不仅让观众在艺术鉴赏中懂得尊重文化差异,开拓艺术视野,更在艺术浸润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国际维度来看,舞蹈节作为国家文化品牌的亮丽名片,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推动艺术交流互鉴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还体现了对各国文化的欣赏和包容,让观众在交流互鉴中体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