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秋日即事诗词:叶舞霁红枫映寺,蓓含霜紫菊迎人
发布时间:2025-09-05 10:00:34 浏览量:1
编者按:络纬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西塍秋日即事》
周密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博学多才,能诗工文,风格清雅秀润,疏朗隽永,著有《草窗词》等。纺织娘在夜里不断鸣叫,声音像在不断地织布,拨动缕缕心弦,荡漾丝丝忧愁。西风瑟瑟,细雨淋漓,带着阵阵凉意,吹打在水池边的高楼之上。堤岸上的杨柳叶子已经枯黄凋零,像金色的丝线般纷纷飘落飞舞。秋意渐渐浓烈,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却还没有真正感受到清凉秋天的到来。
《秋日即事》:湘城风物向秋新,兴入羹莼与鲙鳞。叶舞霁红枫映寺,蓓含霜紫菊迎人。瞻望河汉乘槎客,歌咏仓箱击壤民。欲放幽怀到沧海,徘徊黄鹄更伤神。
刘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政绩卓越,刚直不阿,治学严谨,才华横溢,著有《忠肃集》等。秋天到了,湘城一带的景色焕然一新。兴致来时,品尝新鲜的莼羹和美味的鱼片。雨后初晴,枫叶像红色的火焰一般在寺前飞舞摇曳。带着霜气的紫色菊花含苞待放,绚丽多姿,迎接着远方的来客。抬头仰望银河,想象有仙人乘坐木筏泛游天河,举目眺看,田野里丰收的人们击壤而歌,庆祝仓廪充实。想要把内心的幽思与感慨寄托到辽阔无边的大海,但是看到空中的黄鹄徘徊不飞,反而更加感到惆怅与忧伤。
《秋日即事》:秋草门前已没靴,更无人过野人家。离离疏竹时闻雨,淡淡轻烟不隔花。
崔鶠是北宋文学家,忠正耿直,才华横溢,博通经史,能文工诗,风格清峭雄深,自然明快,著有《婆娑集》。门前的青草萋萋繁茂,已经长得很高,快要没过了行人的靴子了。闲居荒野之中,很少有人前来探访,秋意渐浓,愈发感到孤寂冷清。竹林稀稀疏疏,随着微风摇曳舞动,偶尔传来淋淋漓漓的雨点滴落在竹叶上的声音,飒飒作响,清脆悦耳。炊烟袅袅升起,缥缈淡薄,想必不会遮挡住院中朵朵盛开的花儿。
《试院秋日即事》:薄游时觉鬓毛苍,病怯西风夜更长。官冷久无金马梦,院深唯有木樨香。归舟欲解天如水,故友难忘客思乡。试问宋郎愁几许,雁声何处起沧浪。
贡奎是元代文学家,才华出众,工于诗文,寄情山水,笔耕不辍,著有《倦游集》等。天涯游子,踟蹰漂泊,不觉鬓发已经斑白。体弱多病,秋风萧瑟,夜里也就显得格外漫长萧索。庭院寂静深深,木樨花悄悄盛开,淡淡的清香弥漫周围。客居他乡,难以忘怀至交好友,更加想念故土家园,想要乘舟归去,天空澄澈如水。只闻得雁叫声声,凄切悲凉,隐隐约约从沧浪的远方传来,更加愁绪满怀,潸然泪下。
《秋日即事》:断雁声边小雨来,菊花强半卧苍苔。乍寒天气虽宜酒,冷淡无心把酒杯。
裘万顷是南宋诗人,博学多才,工于诗文,风格清婉流利,自然雅致。孤雁声声悲鸣,细雨飘飘洒洒,天空冷清孤寂。庭院空旷无声,菊花飘零枯萎,枝叶稀疏倾斜,棵棵倚倒在碧绿的青苔之上。天气初寒清冷,刚好适合饮酒暖身,遗憾的是心绪寥落,愁肠百结,却是没有兴致再去端起酒杯。
《秋日即事》:水净鹭拳沙,天空鹜带霞。数声楼外雁,几点树头鸦。露冷枫飘叶,霜轻菊吐花。独怜关外戍,乡思动胡笳。
朱诚泳是明代诗人,学识渊博,文章典雅,《经进小鸣集》。水面清澈,白鹭蜷曲在沙滩上安然入睡,天空高远,野鸭子在晚霞中翩翩飞过。高楼之外传来几声雁鸣,带来阵阵秋意,树梢上面,有几只鸟儿依偎栖息。露水寒凉,枫叶随风飘落,霜气尚淡,菊花却已经盛开。最令人同情的是驻守边关的将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想必他们的思乡之情,被胡笳声声悲鸣,触动得更加深切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