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廊169 首发 | 尚层新作:在上海,与光线共舞的日与夜
发布时间:2025-09-08 09:30:48 浏览量:1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歌德的这句话仿佛为这座位于上海佘山的私宅定下了基调。它原本是一幢传统的法式别墅,方正的格局和大理石外立面显得庄重冷峻,却缺乏流动的气韵与细腻的表情。屋主是一对年轻夫妇,女主人心仪法式优雅,男主人则青睐复古与现代的融合。他们并未限制具体风格,而是以“法式氛围”为灵感作为起点,赋予设计师充分的创作自由。
设计师计樟斌与团队在接手项目后,没有拘泥于原有程式,选择从结构与形态入手,进行彻底的重塑。团队以比例、线条与光影为核心手法,在每一次拆解与重构中,削弱原有的呆板感,赋予空间以自由、柔和而精准的气质。
双排入户门是由设计团队专门设计定制,
在简约的视觉基础上也保留了古典的雕花纹样。
吊顶也以同样的方式勾勒出法式的韵味,
却不失现代的利落。
圆弧成为空间中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不仅是视觉上的标记,更像是一种流动的语言。它在门洞、窗框、楼梯扶手乃至花园景观中反复出现,牵引着人的视线与步伐。
弧线让空间的转折变得柔和,也让不同场景之间生出内外相续的呼应。它既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情绪——如水面漾开的涟漪,轻轻延展出属于这座宅邸的独特节奏与韵律。
客厅借鉴教堂建筑中的窗型,
将原本方正的门窗替换为圆弧玻璃窗,
在光影中营造出圣洁的氛围。
门厅的弧形门套引导视线进入客厅,挑高的落地窗将景观引入室内,水晶灯折射的光影在墙面与地面铺展开来,仿佛为日常生活添加了一层舞台感。夜晚,灯光点亮时,室内的柔和氛围与室外的庭院灯光相互辉映,营造出日与夜的双重叙事。
客厅背景墙则由团队手工绘制机理画,摒弃传统法式中的雕花与镜面,以抽象艺术传递出现代感。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打破了“法式等于古典繁复”的固有印象,也凸显了屋主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屋主的爱马仕丝巾被装裱成画,悬挂于各个空间,赋予空间一种私人化的浪漫。
设计团队希望营造“内在的疗养”。当代都市生活节奏紧张,人们容易被外界的喧嚣裹挟,家更应该成为释放的地方。相比于社交属性,他们更重视家人之间的交流与独处的松弛。因而空间借由设计营造出一种流动的关系。二楼特别预留的挑台可以俯瞰客厅与餐厅,父母与孩子在不同位置活动,依旧能相互看见、感知彼此。这样的开放与贯通让呼唤和回应成为平常,让暖流常在。
光影不仅塑造氛围,也在无形中带动生活的节律。设计团队在动线上做了大量推敲:早餐区迎接清晨的东光,午后西厨与花园相接,吸纳落日的余晖,夜晚餐厅与挑空区形成温暖的聚点……这样的布局让一天的时间被空间自然分割,每个时段都能找到最契合的角落。
餐厅的圆形餐桌与上方的弧线结构形成呼应。浅色石材桌面与花卉的生机相映成趣,黑色线条的餐椅勾勒出克制的力量感,在温和与理性的平衡中找到恰到好处的节奏,自成一种仪式感。
西厨区原是一个封闭的卧室,设计师敏锐地观察到这里的光线条件——南侧与西侧大面积窗户让午后阳光充盈其间。于是,他们果断地将卧室拆除,改造为开放式的西厨与餐厅。午后,阳光洒在大理石台面上,酒杯与咖啡散发微光,屋主可以在此与家人喝茶、品酒,或仅仅与宠物一起静坐。它不再只是“厨房”,而是被重新定义的生活场景。
设计师始终坚信真正的高雅不是靠豪华材料堆砌,而在于比例与细节的精准把控。圆弧门洞的弧度必须自然衔接,楼梯的扶手需顺滑如水。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工匠们在施工中反复返工,哪怕只是因为出现了细微的拼接缝。最终的呈现,不是“做出来”的,而像是与生俱来的存在。
自然光从高窗倾泻下来,在弧形门洞与墙面上投下柔和的影子,仿佛一幅瞬间凝固的画。旋转楼梯的铁艺扶手与门的曲线呼应,黑与白的对比让空间更显清晰节奏。金属门把在光线里泛着微暖的光泽,木质地板则以温润的色调平衡整体的冷静。这里没有繁复的装饰,只有光与形体的对话,让人感受到建筑本身的呼吸与时间的流动。
二层的扶手设计在材质与视觉上进行了细致区分。楼梯处使用铁艺扶手,而挑台区域则采用玻璃扶手,以避免密集铁艺在挑台空间显得凌乱。设计师通过渐变雾化玻璃实现了玻璃与涂料之间的自然过渡,使扶手既保持复古感,又兼顾空间的通透性与层次感,以呼应整体线条的波动韵律,并营造出柔和的空间秩序。
开放式阅读空间的设计则更贴合家庭成员间互动的需求。同样的拱形书架设计带来古典的知识分子气息,线条的分割打破扁平的立面,构筑起更厚重有力的内建筑。
二楼衣帽间作为外部空间与卧室的过渡区域,设计师希望它不再只是单纯的收纳空间,更像是一座私密的“小剧场”。步入其中,浅色基调与柔和的弧线勾勒出轻盈的氛围,半开放的展示柜则将包袋与首饰变成女主人私人的展品。日常的穿衣不只是选择,而是一场带着仪式感的预演——仿佛在舞台幕布前整装待发。
卧室的设计则回归简洁与温馨。相比于一楼的开阔与戏剧性,卧室的线条更为细腻,比例也更为克制。浅米色与温润的木质共同营造安宁氛围,弧线依然潜伏在床头背景与顶面细节之中。设计团队有意避免过度装饰,将卧室保留为心灵的庇护所,使之成为一日节奏的静默终点。
负一层融汇了健身房、茶室、影音室等功能空间。为了构筑一个可以全家互动、开放的健身场域,设计师巧妙地为地下一层装入一个可以环绕的拱顶“广场”,围合的连廊引入天光,女主人在“广场”中央瑜伽、伸展,而孩子不出门也能在阳光下骑行运动。
花园则延续了室内的圆弧语汇。弧形的花坛与步道呼应室内拱门的比例,形成内外一体的整体感。院落中的亭子与木屋,则是专为家中的猫咪打造的室外乐园——夏日在木屋中乘凉,冬日里回到客厅的壁炉上蜷缩,每个成员都能在这里寻到各自的自由时刻。
这座建筑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与周围的自然相互呼应,也与屋主的日常紧密相连。它展现了当代年轻家庭对生活方式的理解——既要优雅,又要舒适;既要审美上的格调,又要真实的松弛。而设计让其中光影的变化,细节的温度,情感的流动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家”,在日后时光中,慢慢厚重。
软装设计 | NONO
施工单位|尚层装饰上海浦西分公司
尚层装饰,始创于2006年,全国首个实现北上广深及新一线城市全域布局的高端私宅服务机构。以行业首创的“别墅生命体”全案设计交付体系为核心,为40000+高净值家庭缔造理想生活场域。通过持续迭代的设计理念,将空间美学、智能科技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同步构建覆盖居住全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持续定义中国高端生活方式的未来图景。
监制 | 米芷仪
文 | S
编辑 | Han
摄影 | 阿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