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一段向上生长的“南渡记忆”

发布时间:2025-09-09 08:00:00  浏览量:1

杨晓斌

酷暑7月,我有幸随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全国百名文化记者怀化行”,来到湖南省怀化市,参与以“文化中国行·福地怀化”为主题的采访活动。此行虽短,收获却颇丰:参观了勿忘国耻的抗战胜利受降地,探访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故居。印象最深刻的是来到了新晃县龙溪古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生的旅居地,重温了八十多年前抗战风雨中的一段“文化长征史”。

1938年,抗日的战火波及湖南长沙,仅成立三个多月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前身)被迫迁往云南昆明。经多方研讨后,师生分为三路西迁,其中一队是由285名学生和11名辅导员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他们从长沙出发,往湘西方向进入云南,途中在新晃县龙溪古镇短暂停留。新晃县在当时叫作晃州,是个偏僻的驿站,却在烽火中成为文化迁徙的坐标。

当年师生旅行团虽在此只停留了短短7天,可这支队伍的影响却持续至今。我们这支采访团自抵达怀化之日起,从活动日程安排到当地媒体宣传,再到筹办方的热情介绍中,总能听到有关“西南联合大学”“湘黔滇旅行团”“文化长征路”等抗战时期的诸多故事。

在抵达怀化的第三天,我们终于迎来了近距离重温“文化长征路”的时刻。当天下午,采访团一行人来到龙溪口城楼。抬头望去,一座四角飞檐的城楼在乌云漫卷中高高矗立,城楼牌匾上“龙溪口”三个大字格外醒目。沿着石阶拾级而上,龙溪古镇的风貌便缓缓展现在眼前。

古镇中完好保存着当年诸多历史遗存:“三益盐店”“龙溪书院”“临阳公栈”,还有“西南联大纪念馆”等。在一方由方砖与长条石板砌成的低矮门楣旁,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旅行团辅导团驻地”。跨门槛进入盐店,正面墙上写着“刚毅坚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四字校训,字迹遒劲有力,让参观者肃然起敬。一旁墙面上绘着一幅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路线图,图中有三条粗细不同的线条和箭头组成的曲折路线,标注着“文化长征路”的方向和途经点。箭头指向终点,蜿蜒迂回的线条里蕴含着师生们的艰难跋涉和长途奔袭。

随行的新晃县委党校教师姚斌介绍,11位长沙临时大学辅导员当年就旅居在这家建于清中期的“三益盐店”。如今,店内已恢复了当年的场景,成为纪念馆。站在11位辅导员的铜像前,看着他们栩栩如生的面庞,恍惚之间,似乎听到他们在讲述当年的情形。在这支队伍中,有生物、地质、化学、民俗等领域的国内顶级专家。新晃丰富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为师生们提供了采集、研究的土壤:钱能欣考察了汞矿,刘兆吉学习了侗族的民歌并撰写了研究论文,曾昭抡和闻一多在龙溪口码头进行了鼓舞人心的演讲,袁复礼带着学生用罗盘丈量土地……正如纪念馆介绍中所写:“借以多习民情,考察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务使迁移之举本身即是教育。”这次西迁既是文化的迁徙,也是教育的迁徙,更是一次学术与研讨的赓续。

姚斌说,因去年的一场大雨,纪念馆内的很多陈设都被水淹了,所幸损失不大。细看墙上悬挂的一副“勿问何来千秋共义,经由此去万仞独高”的对联,虽然表面水渍斑驳,但是笔力坚毅的字体依然清晰可见。那时的师生们是怀着多么坚毅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徒步三千五百多里、历时六十八天抵达昆明。1938年4月2日,三支队伍在昆明汇合,并正式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那个没有视频全程记录的年代,我们无法还原这一路的艰辛跋涉,但他们留下来的点滴历史痕迹,却让参观者用目光敬礼、用心底铭记。

龙溪古镇旁是清澈的氵舞水河,岸边一块巨石上刻着“南渡记忆”四个大字,这是由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的教授吴大昌题写的。1940年,他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是大学西迁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湘黔滇旅行团”的唯一健在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敬读吴大昌教授的题字,面对悠悠的氵舞水河,倾听浪花诉说着往日的风雨飘摇和战火纷飞,心绪久久难平。

怀化之行弥补了早前昆明之行的遗憾。当时在昆明短暂停留,因一场大雨打断了原本计划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的行程,近在咫尺却没有走进那座蜚声中外的校园,倍感遗憾。幸运的是,这次来到龙溪古镇,从另一个角度近距离感受到了西迁师生们的辗转痕迹:潮湿的地砖、泛着丝丝霉味的木板、栩栩如生的塑像,还有那些精心陈设的展板和文字,真实还原了历史的场景,也算圆了我当年在昆明未了的心愿。

龙溪古镇有间简朴的展厅,墙面上是一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一旁题有“长征是生命与使命同行”。展厅房梁上横亘着一根碗口粗的泡桐树干,听完介绍有人惊呼:“喔!真是神奇的生命力!”原来,这棵树为向上生长、沐浴阳光和雨露,竟毅然从墙缝攀爬而出,绕过横梁,辗转缠绕,最终在屋顶开枝散叶,成为一株“无根”的屋顶树。我感叹,这株屋顶树正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迁精神的象征啊!师生们在新晃的迁徙精神与一棵树的生长轨迹默契相合,似乎在提醒我们珍视眼前美好、共同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