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商汤科技徐立:真正的创新必须找到落地的舞台,真正的进步总是在积累中显现

发布时间:2025-09-11 08:09:17  浏览量:1



牛顿在26岁以前,几乎完成了他在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发现;爱因斯坦26岁时写下狭义相对论;达尔文28岁就找到了物种演变的根本……技术的浪潮每天都在翻涌,真正能推动它向前的,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科技进步,本质上是在一次次挑战、试错与突破中积累而成的。

「做时代认知的推进者」

交大计算机系是我接触这个行业的起点。本科与硕士六年半的求学经历,让我学会了在交叉学科中寻找答案,在复杂和不确定中搭建思维框架。这段训练,深深影响了我后来的创业与管理方式。

多年后,我又以校友、客座教授的身份回到母校。和老师们一起,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发起了全球高校AI学术联盟,设立了计算法学与AI伦理中心。2019年成立的清源研究院,成为最具标志性的一步。它是交大和商汤共同探索的新模式——既是科研阵地,也是青年成长的舞台。几年来,研究院培养了上百位研究生和博士生,不少同学成为科研骨干,还有一些走上产业一线,把想法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

记得在“国智班”第一次班会上,我对同学们说:要做时代认知的推进者。最重要的不是沿着既有的路线前行,而是在不确定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勇敢去探索未知。八年的合作让我更加坚信:校企合作的价值,不只是培养人才,更在于为年轻人提供真实的土壤和舞台,把年轻人的好奇心与勇气连接到科研前沿和产业现场,让他们的探索真正汇入推动行业发展的洪流。

这种精神也在商汤延续。年轻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敢于直面不确定。我们在内部推行“1+X”战略,让更多“90后”“95后”走到前台,在创新和管理中承担核心角色。正是在他们的勇气与创造力推动下,我们不仅能聚焦业务增长引擎,还能同时孵化具有发展潜力的垂直领域的龙头生态企业。商汤“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一举拿下国内外权威榜单的“双冠王”,就是最好的例子。背后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年轻研发人员敢想敢试、敢于挑战共识的生动写照。

「让AI真正走进日用」

然而,光有勇气和探索还不够。真正的创新,必须在现实世界里找到落地的舞台,才能不断获得反馈,走得更远。

这几年,我切身感受到AI正在迎来新的关键期。政策层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行业的发展搭好了方向与舞台:标准更清晰,安全边界更明确,算力与数据的可获得性也在提升。科研任务与产业任务开始双向牵引,创新成果更容易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与此同时,技术本身也在发生跃迁。十年前,人工智能的进步主要依靠人工标注的知识积累;而今天,生成式AI依托自然语言这一高密度的知识载体,获得了更强的泛化和可迁移能力。也正因如此,多模态的深度融合成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

技术的泛化,也让场景的可能性被大大拓宽。当模型能够跨领域迁移,它就能在教育、医疗、金融、城市治理等更多真实领域中落地生根。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一直致力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高推理服务的性价比,真正做到AI普惠。许多青年人提出的新问题与新解法,通过产业的力量加速送达“百姓之日用”,这是技术与社会同频共振的真实注解。

真正的进步,总是在曲折与积累中显现。今天,正值政策、技术与场景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人久久为功,把青年人的勇气和创造力转化为行业与社会的真实进步。正是由于年轻人敢于迈出哪怕是错误的一小步,创新才能走出那激动人心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