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六个师影响近代政坛二十年,最后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发布时间:2025-09-17 19:12:20 浏览量:1
很多同学对北洋军阀的概念很模糊,不明白北洋军阀是什么意思,今天,纵横就跟大家聊聊北洋军阀的含义,以及它的发展简史。
“北洋”一词,实际上是相对“南洋”而来的,在清朝时期对海域的划分,不是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这样细致,而是只有南洋和北洋,大概以长江口为分界点,北面的海叫北洋,南面的海叫南洋,也就是说,北洋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的渤海和黄海以及东海的一部分,而南洋包括了南海和东海的一部分。
1875年清廷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任南北洋大臣,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将北洋和南洋区别开来进行管理。
从海岸线的长度来说,南洋的跨度更大,跨越浙江、福建、两广、海南等地,但是北洋是京畿的门户,因此,清廷优先选择发展北洋水师,从1875年到1894年建造起的北洋水师号称世界前十的海军。
由于清廷“重北轻南”的策略,使得北洋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南洋,尽管在甲午海战后,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但是清廷后来让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此即为北洋新军的前身。
在清朝被推翻前,北洋新军一共编练六镇(相当于六个师),这一阶段可以算作是北洋草创阶段,在清政府被推翻后,袁世凯彻底掌握了北洋军阀,尽管袁世凯在不久后就去世了,但是北洋军阀主宰中国政坛长达二十年,在1928年之前,一直算作是民国的中央政府。
当然,北洋军阀其实也是一个群体军阀组合,在袁世凯1916年去世后,北洋军阀内部也进行了分裂,并且形成了较为有影响力的皖系、直系、奉系三个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