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指尖舞华裳・无声传雅韵,上海聋人华服秀艺展以“无声之美”诠释“华服之彩”

发布时间:2025-09-22 21:48:30  浏览量:1

中国传统华服承载千年文脉,手语传递无声深情,二者的创新融合,不仅为聋人朋友搭建起绽放才华的梦想舞台,更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这里碰撞出对话的火花,为文化传承注入了别样活力。在第 68 届国际聋人节到来之际,“指尖舞华裳・无声传雅韵 —— 上海市聋人华服秀艺展示” 活动于 9 月 21 日在上海诺宝中心・兰晶剧场启幕。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悉心指导、上海市聋人协会倾力主办,以四大华服主题篇章为脉络,串联三个特色文艺融合表演,将聋人群体的艺术创造力与文化传承力娓娓道来,更让城市包容的温度在无声的舞台上静静流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际聋人节增添了文化色彩,更标志着上海市在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当优雅手语和华服相遇

展演以华服为媒,循着历史与美学的轨迹徐徐展开。

首篇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聚焦汉服之美:黄浦区《汉服之美》勾勒古韵风华,松江区《梦回大唐》再现盛世气象,静安区《霓裳鼓韵》融合鼓点与衣袂流转,青浦区《月映江南》晕染水乡柔情。聋人表演者以优雅手语搭配精美汉服,让华夏衣冠的博大气韵在无声的演绎中愈发鲜活;第二篇 “身着马面裙摇曳,锦绣山河韵里凝” 专述马面裙魅力:奉贤区《千年褶影》用流畅手语讲述裙间褶皱里的时光故事,金山区《江南烟雨路》以典雅台步踏出江南水乡的温婉意境,传统裙装的独特韵味在一举一动间尽显。

第三篇 “云髻轻盘姿韵雅,旗袍素影含娇” 展现海派旗袍风情:浦东新区《油纸承沪・旗韵声声》融合沪上记忆,宝山区《前世今生白蛇传》演绎经典传说,普陀区《漫步人生路》传递生活温情,崇明区《繁花》勾勒市井繁华,杨浦区《浦江柔情》诉说江河情怀,嘉定区《清秋蓝韵》诠释清雅格调。各区的特色展示,将海派旗袍的多样风情演绎得淋漓尽致;第 四篇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探索中式服装创新:虹口区《山之韵》萃取自然意趣,闵行区《中式时装》融合现代设计,徐汇区《战马》彰显豪迈气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墨染棠梦》勾勒诗意画卷,聋人表演者以现代设计语言,为传统服饰美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华裳丽影”演绎浦东海派旗袍之魅

三大特色文艺融合表演,更成为整场活动的亮眼点缀。开场手语诗词《水调歌头》由 10 名新入职的聋人舞蹈演员演绎,这些艺术院校科班毕业的新生力量,以精准细腻的手语动作,将苏轼词作的深远意境与人文情怀传递给每一位观众;非遗安亭药斑布旗袍秀《上海谣》,让始于宋代的蓝印花布技艺与现代旗袍设计完美交融,在衣袂间彰显传统非遗的当代价值;压轴形体扇子舞《华裳丽影》由上海浦东海派旗袍文化联谊会呈现,这支致力于推广海派旗袍文化、助力女性素养提升的队伍,以灵动舞姿为展演画上圆满句点。

“无声之美”的生动诠释

本次展演所有节目均采用国家通用手语呈现,会从手语准确度、服装搭配和谐度、仪态气质感染力等多维度进行专业评审。评委专家由衷赞叹:“参演团队不仅在手语运用上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水准,更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艺术表现力上令人惊艳,每一个节目都是对‘无声之美’的生动诠释。”

据上海市聋人协会主席介绍,本次活动吸引全市 16 个区聋协及高校聋人班积极参与,“从华服秀艺到读书征文,我们看到聋人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更感受到他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这种融合传统文化与无障碍理念的活动形式,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

一位参演者通过手语动情说道:“今天我们不仅展示了华服之美,更想通过舞台传递聋人群体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平台,让社会看到我们的能力与才华,让残健共融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