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朱丽叶·比诺什执导的电影《亦吾亦舞》亚洲首映

发布时间:2025-09-24 16:29:47  浏览量:1

当朱丽叶·比诺什再次站上中国的舞台,并非以影后的光环示人,更像一个归乡的旅人。2025年北京文化论坛举办“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她的现身无疑是耀眼的存在。

今年戛纳电影节,身为评委会主席的朱丽叶·比诺什为中国导演毕赣的电影《狂野时代》“撕”到了评审团特别奖。昨天,她又将自己首部执导影片《亦吾亦舞》的亚洲首映放在北京。而台下,年轻的影迷高举海报、送上礼物,用炙热的目光和掌声,为这位远道而来的艺术家献上最真挚的欢迎。北京的秋夜,因这份重逢而变得温柔而诗意。

《亦吾亦舞》,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次关于爱的解剖,一份深邃而坦诚的自白。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她与编舞家阿库·汉姆在排练厅里长达半年的碰撞与磨合;后半部分,是两个人舞台上的正式演出。演出的舞蹈剧场《我之深处》曾于2009年来到上海巡演。这两个部分看似割裂,却在亲密关系的引力下紧密相连。

当爱如一场舞蹈:从即兴到创作的搏斗

比诺什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大胆而私人的故事。她坦承,早年在电影院看电影《卡萨诺瓦》时,她迷上了一个坐在前排的男人,甚至都看不清他的脸。那份纯粹的渴望,让她开始追逐,甚至大胆地跟踪他,直到他们相遇。她笑着说,这在如今的时代也许难以想象,但正是这份最初的纯真与冲动,成了她与阿库·汉姆创作的起点。

当排练开始,爱的地狱也悄然降临。她与阿库·汉姆,背景全然不同。他们的文化、性别和信仰差异,让合作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比诺什的妹妹玛丽安·斯塔伦斯记录下了这一切,将镜头对准最私密的细节。影片从比诺什的独白开始,她想成为一个舞者,而阿库·汉姆想要成为一名演员。随着排练的深入,比诺什不得不承认:“跳舞是种折磨。”阿库·汉姆深有同感:“表演也是。”

《我之深处》表现的亲密关系也是如此,感情的消耗和暗淡,往往源于琐碎的小事:男人忘记放下的马桶圈,让女人如厕时总是会弹跳起来,而男人会利用这一小会独处时间疯狂地吸一口烟,并把窗开到最大。当女人回来时,又会因寒风而歇斯底里地去关上窗户。这种日常的重复慢慢侵蚀着感情。而当男人在睡梦中喊出陌生的“萨拉”的名字,矛盾爆发了……

这些真实的情绪记忆,在影片中化为充满张力的舞蹈。他们用身体表达着那些无法言说的愤怒、恐惧与爱意。两位舞者用近乎自虐的方式,将自己对爱的困惑和挣扎暴露在镜头下。比诺什曾一度感到窒息,仿佛“马上就要死掉了一样”。然而,正是这些近乎失控的时刻,让他们在爱的地狱中寻觅到了天堂的入口。

在探索中迷失,在迷失中寻觅

当影评人沙丹问比诺什,好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时,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笑着反问他:“你找到对的人了吗?”沙丹猝不及防,只得坦承自己24岁就与初恋结婚,开始了幸福而枯燥的生活。这个略带幽默的插曲,以及比诺什片刻的沉默,恰恰呼应了她对爱的理解:爱一时容易,爱一世却很难,很考验智慧。

在比诺什看来,亲密关系是一面镜子,能让你看到一个从未了解过的自己。但她也提醒,在渴望赢得这段关系时,很容易迷失自我。真正的成长,是接受彼此的不同,容忍对方的不完美。

《亦吾亦舞》就像一场无人缺席的华尔兹。它邀请观众进入比诺什的内心世界,用感官去体验那些无法言说的情绪。她没有配音,不刻意解释剧情,因为她相信,电影终归是一种艺术形态,它应该揭示真理,传递人文关怀,观众的观看也在实现另一种艺术的再创作。

比诺什告诉年轻的创作者,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关注那些最独特的感受。在她的创作哲学里,最珍贵的是在迷失中找到方向,在挣扎中重获力量。她用自己的肢体和灵魂,在影片中献上了一场关于爱的“舞语”,它如此真实、如此脆弱,也如此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