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舞蹈诗《安·和·顺》亮相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发布时间:2025-09-25 16:58:56 浏览量:1
2025年9月24日晚,由安顺市精心打造的舞蹈诗《安·和·顺》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首演。这部以屯堡文化为核心的作品,通过《止戈以安》《文墨春秋》《大道归心》三幕篇章,融合地戏、山歌及布依族、苗族等民间艺术元素,生动展现黔中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安顺故事。
《安·和·顺》剧照
第一幕:止戈以安
通过“以战止战”男子大型群舞,还原了明朝军队南征的场景,传递出“止戈为武”的战争哲学。同时,篇章以“江南少女与戍边将军”的情感互动为线索:江南女子手捧香囊送别即将出征的丈夫,香囊里装着家乡的泥土与牵挂,将军则用军功章回应思念。这种“战场鼓点”与“江南小调”的对比,既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也彰显了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安·和·顺》剧照
第二幕:文墨春秋
以“学堂”为核心场景,展现了屯堡军士“练兵习武之余以文育人”的文化传承。篇章中,先生与各族少年一同读书、写字、唱山歌。用凤阳花鼓调教孩子们读《三字经》,苗族孩子用芦笙伴奏,布依族孩子用蜡染布包书,这些细节生动体现了江南文化与黔中民族文化的融合。此外,篇章通过“书声”与“歌声”的交织,更传递出“文化是连接民族的纽带”这一主题。
《安·和·顺》剧照
第三幕:大道归心
以“祭米花神”仪式为主线,展现了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祭祀活动的团结图景。篇章中,各族群众身着盛装,带着自家准备的祭品来到广场,共同参与祭祀仪式。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仪式,不仅传承了屯堡文化中的“感恩”传统,更体现了各民族对“和谐共生”的共同追求。此外,篇章通过“月亮”核心意象的营造,将“千里共婵娟”的意境融入其中,象征着各族人民像月亮一样,虽各有轨迹,但同属一个天空,彼此牵挂、相互依存。
《安·和·顺》剧照
三个篇章,分别从战争与和平、文化与传承、团结与共生三个维度,构建了安邦定国、和谐共生、风调雨顺的“安和顺”精神内核。将历史与当下连接,将个人情感与民族精神融合,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主题。让观众在感受安顺文化魅力的同时,更能从中体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入鲜活的文化力量。
记者: 黄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