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少章:习武传统孕育“武术之乡”,借十五运会东风……
发布时间:2025-09-26 09:25:43 浏览量:1
榕江水静静流淌千年,滋润着古城揭阳的每一寸土地,孕育出这座城市刚柔并济、勇毅笃行的性格。揭阳是全国习武历史最悠久、民间武术基础最好的地方之一,传统武术及其衍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故此揭阳也被称为“武术之乡”。
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三级调研员许少章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揭阳将借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的契机,推动揭阳武术及揭阳传统文化“破圈出海”,展现属于揭阳的潮府文化魅力。
羊城晚报:揭阳武术的发展情况如何,揭阳武术为何取得了如此成就?
许少章:揭阳人热衷武术的传统自古而来。老辈人介绍揭阳已有上千年习武历史,记诸史载也有六百年。揭阳民间武术氛围很好,旧时村里有人习武有人当教头,武术爱好者多达数十万,目前几乎每个镇街都有武馆,专业武校就有7所。揭阳历史上武术名人辈出,比较出名的有武状元林德镛,另有武进士23人、武举人77人。
揭阳武术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首先在于良好的民间基础,其次源于党政机关的重视和支持,在宣传推广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另外,揭阳的武术有其独特之处,师徒之间有很强的纽带关系,保障了揭阳武术文化的传承。不仅如此,揭阳有名的武林高手很多致力于医事,开医馆救世济民,医德与武德兼具,受到民众的尊敬,这也成为吸引更多群众参加武术运动,使得武术文化代代相传的一个重要因素。
羊城晚报:武术及其衍生的英歌舞文化已经成为了揭阳的城市名片之一,您认为该如何进一步擦亮这块城市招牌?
许少章:首先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深化“武术进校园”、“英歌舞进校园”活动,在揭阳全市中小学推广南枝拳校本课程,像榕城区那样将英歌舞纳入体育课堂或第二课堂,培养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其次需要推动艺术创新发展,继续探索武术与英歌舞在表演形式、内容上的创新。如英歌舞可借鉴富美青年英歌队融合武术元素、加快表演节奏的经验,以及厚洋聚义英歌队在脸谱、服饰等视觉元素上的创新做法。
揭阳还将加速文旅体融合进程,整合武术、英歌舞与揭阳的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等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如以“赏英歌、学武术、游古村、泡温泉”为主题,串联普宁英歌山文化园、富美村英歌训练基地、黄传善武馆以及揭西温泉度假村等景点。开发武术主题民宿、英歌舞主题餐厅等文旅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此外,揭阳将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如组织武术代表团、英歌舞表演队参加国际武术节、文化博览会等,展示揭阳文化魅力。
羊城晚报:揭阳将如何借力十五运会,进一步推动武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哪些具体举措,让市民参与到十五运会中,共享十五运会的发展成果?
许少章:我们将加强赛事合作与交流,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共同举办武术赛事或活动,借助十五运会的影响力,提升揭阳武术的知名度。与此同时,揭阳会开发武术主题旅游产品,结合十五运会“赛事+旅游”的发展模式,推出“武术文化之旅”主题旅游线路。串联揭阳的武术馆、武术传承基地以及相关历史文化景点,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揭阳武术的魅力,同时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借助十五运会带来的全民健身热潮,揭阳会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各类武术培训机构发展。通过举办武术培训班、夏令营等形式,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人群对武术学习的需求,提高市民的武术技能以及身体素质。
文|记者 郝浩宇
图|记者 柳诚